記者24日從財政部關稅司了解到,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7年12月1日起,我國將進一步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平均稅率由17.3%降至7.7%。
自2015年以來,為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合理增加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進口,我國已陸續降低了部分服裝、箱包、鞋靴、特色食品和藥品等消費品的進口關稅。
在此前降稅的基礎上,本次進一步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范圍涵蓋食品、保健品、藥品、日化用品、衣著鞋帽、家用設備、文化娛樂、日雜百貨等各類消費品,共涉及187個8位稅號商品。
其中,唇膏、眼影、香水等部分化妝品進口關稅由10%降至5%;電動剃須刀、電動牙刷進口關稅由30%降至10%;咖啡機、智能馬桶蓋進口關稅由32%降至10%;礦泉水進口關稅由20%降至10%;嬰兒尿布及尿褲、部分配方嬰幼兒奶粉進口關稅降至為零。
影響幾何
更低價格買到心儀進口產品
這次降低進口關稅的消費品有哪些?消費者將得到什么實惠?會對商家乃至我國消費產生什么影響?
進口關稅的調整意味著今后消費者在國內即可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心儀的進口產品。
這一政策的直接影響就是有助于將大量外流的消費留在國內。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游客境外旅游消費達到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中國游客是世界上境外旅游消費最多的游客。
國內外產品的差價成為消費外流的主要原因。專家指出,我國居民每年在境外的消費若有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回流,就能拉動消費增長一個百分點。消費品進口關稅降低力度加大,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進口關稅的調整對跨境電商平臺是一個直接利好,將減少海淘稅收監管的盲區,促進更多國外產品通過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從而實現消費留在國內,稅收留在國內,也會讓商品的品質和供應鏈管控更有保證。
降低進口關稅通過發揮其正向引導和調劑余缺作用,已成為我國擴大消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于擴大消費品進口來說,關稅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隨著人們消費需求升級,僅僅靠進口中高端產品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供需矛盾,還要通過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加快新產品的生產和供給。
曹磊表示,真正解決消費外流、促進中高端消費要多措并舉,一方面要推動跨境電商在通關、倉儲、物流等方面的便利化,方便消費品進口;另一方面要致力于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塑“中國制造”,做大做強民族品牌,這才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立足的根本。
熱點問答
消費品進口有望進一步擴大
我國為何屢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此次調整涉及哪些商品?釋放何種信號?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財政部有關負責人24日接受了記者采訪。
更好滿足人民消費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大力度降低消費品的關稅,旨在推動擴大國內有效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消費需求,助力擴大對外開放。此次降稅也將有利于進口產品同國內產品開展競爭,引導我國供給體系轉型升級,在更高水平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聚焦百姓生活三大領域
此次調降關稅的進口消費品品類繁多,涉及187項商品。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降稅商品主要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三大領域。
一是適應個性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品牌消費的發展需求,降低了化妝品、美發用品、口腔護理產品、化妝工具、部分箱包、部分服裝和部分鞋靴的進口關稅。
二是針對生活方式轉變和消費水平升級,降低了蝦蟹等部分海產品、奶酪、部分干果、電動剃須刀、咖啡機、智能馬桶蓋、面包機、滑雪用具、文具等產品的進口關稅。
三是發展健康消費,著重提高婦幼老弱等特定群體的生活質量,改善國民福利,降低了藥品、部分保健品、牙齒固定件、特殊配方嬰幼兒奶粉、嬰童車等產品的進口關稅。
輻射約236億美元進口額
在2015年6月、2016年1月和2017年1月,我國曾以暫定稅率方式連續3次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前3次降稅主要選取了我國居民在境外購買意愿較強、關稅稅率較高的消費品。該負責人說,在此前降稅的基礎上,本次進一步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一方面,覆蓋范圍更廣,這些消費品一般貿易年進口額139億美元,加上繼續維持的消費品暫定稅率,實施暫定稅率的消費品涉及年一般貿易進口額約236億美元?!傲硪环矫妫刀惲Χ雀??!痹撠撠熑朔Q,新增實施暫定稅率的商品,一般按最惠國稅率減半安排。對于部分前期已實施暫定稅率的商品,再次進行適當降稅或適當擴大商品范圍。
釋放擴大消費品進口的積極信號
針對此次降稅新政可能帶來的影響,該負責人表示,降低消費品關稅釋放出擴大消費品進口的積極信號,有利于穩步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進出口貿易平衡,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由于關稅是根據商品進口價格,而非市場零售價格征收的,抽樣顯示關稅額在商品的零售價中實際占比僅0.5%-7%,因此對縮小商品境內外價格差異的直接作用有限。
“降低關稅為擴大消費品進口、降低消費品進口成本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相關商品的進口量、國內市場售價的變化最終還是由市場來決定。”該負責人說。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