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業中品牌數量眾多,專賣店、終端市場經銷店更是數不勝數,經過二十幾年的積累,很多地板品牌都有了自己穩定的消費市場。然而行業競爭從未停止過,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斷有新的地板品牌崛起,也不斷有舊品牌倒下,如今的市場,你不進步就是一種退步。在市場繁華似錦的表象下,卻暗藏著地板行業的四大強勢危機,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發展年。
第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們應該承認拿來主義是中國很多行業都在走的一條捷徑。中國的文字很有意思,中國的市場也很有意思。似乎不會抄襲就活不了,不能防止被抄就活不長。我們也清楚抄好了叫借鑒,抄不好叫山寨,實際上怎么抄襲是門學問。把借鑒等同于抄襲,永遠無法獲得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過度營銷發展困難
所謂過度營銷,可以理解為地板企業在運營中過分依賴某一種營銷手段,例如價格戰、降價促銷等模式,而忽視了品牌長遠的發展以及地位。
行業人士分析,就地板市場未來發展來看,聯盟性質的促銷活動勢必是走弱的過程,主要原因一是地板市場過度營銷后,消費者對聯盟活動的依賴度降低,抵御度增高了;二是近年來“大家居”概念興起,無論是涵蓋全屋、以“拎包入住”為旗幟的整裝家裝,還是各大地板品牌的產品種類擴充,這些都對以品牌產品互補為主要優勢的聯盟形成了強大的沖擊,市場分流不可避免。
第三、質量沒有保障
由于原地板行業進入門檻低,品牌雜亂叢生,良莠不齊,從而導致原地板市場山寨仿冒、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亂象不止。部分企業為了牟取暴利,大打價格戰,之后便在后期制作中故意節約成本,偷工減料,不按標準生產,這些產品的價格壓得越低,質量就越沒保障。
第四、缺乏產品核心競爭力
降價——宣傳——促銷,地板行業如此頻繁卻形式單一的降價促銷,如車輪戰般上演,不僅使得消費者產生了在地板產品購買上的選擇麻木與心理上的疲乏,同時這也使得地板企業陷入了困頓的銷售局面。
“不降價,不促銷,不能銷”,地板企業對降價促銷這一銷售模式如此循環往復的使用,也終將消耗此模式的長久生命力與市場新鮮感,讓自身品牌陷入低價、低端的泥沼。
地板行業的這一過度降價促銷,實則是地板產品同質化所產生的不良結果,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缺失的層面表現。
因此,地板企業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必須注意規避這些問題。現在是品牌競爭的時代,地板企業只有實現統一的品牌價值,才能更深層次滿足顧客的需求,才可以讓企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