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正在改變著越來越多地板企業的發展重心。對于一個在國內發展了近三十年的傳統產業而言,地板行業時下正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然而縱觀當下地板市場,企業在電商領域的發展并不成熟,在漫漫電商之路上,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協調經銷商利益對地板電商發展尤為重要
電商平臺一般把產品分為標類和非標類,家裝主材中的燈、五金電工等相對成品化,對運輸、服務依存度低的產品為標類,被電商顛覆的最早,也最深。壁紙、涂料等也偏標類網上銷售份額上升也很快。而地板行業在電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長短途運輸比較麻煩,也使得整個行業在2015年這個O2O縱深發展的元年遭遇到了尷尬。
對于很多發展電商業務的地板企業而言,經銷商是電商戰略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電商和線下經銷商應該是打通的,電商部利潤多少,經銷商利潤多少,這樣協調好利益分配的做法,才是調動線下經銷商積極性,推動線上發展的關鍵。
做好線下服務決定地板電商之路是否順暢
在其他行業中,索菲亞、好萊客、志邦等因其測量設計對經銷商的嚴重依賴,從觸電之初,均以規劃好電商部和經銷商的利益分配,得以一上來就是直插線下的O2O布局。之所以此類訂制品廠商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同走電商路,是因為經銷商憑借為網購客戶提供:展示、測量、設計的訂制行為,實現了產品的增值,獲得對應的相對較高利潤(略低于直接門店成交客戶利潤),經銷商是可以接受這個利潤的。
反觀地板企業由于非訂制產品,屬性上更接近標類產品,只是運輸、短途、上樓拖了電商發展的后腿。從經銷商層面看,其在后續服務中僅提供了測量和安裝,這兩件事的技術含量相當容易被第三方顛覆,目前有六家第三方安裝公司與天貓合作,均提供地板安裝服務,按照目前地板電商低價競爭的態勢下,按傳統企業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思維,沒有遠期戰略規劃的情況下,經銷商很難憑目前的服務模式,從電商環節中分一杯羹,能享受電商返利的經銷商并不是自己的勞動增值所得,而是地板企業比較大方。
對于當下地板企業來說,現如今電商模式火熱,但在國內還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地板企業認識到自身在電商領域的不足,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對應的問題,才是未來企業制勝電商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