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當下地板市場,促銷已然成為市場上的常態化現象。地板企業在整體行業態勢相對低迷的大背景下,想要謀得長遠發展僅僅依靠促銷顯然是不可取的。在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的當下,促銷對于消費者的刺激效果已經明顯減少,因此,地板企業想要謀取商機還需“另辟蹊徑”。
在銷售過程中地板品牌影響力尤為關鍵
國內地板品牌經過了多年的沉淀,雖然不敢說所有的品牌地板質量都能過關,但是處于第一梯隊的那些品牌,在質量上是基本有保證的。但是說到品牌號召力,就差之萬里。筆者接觸的經銷商,對于營銷活動推廣特別感興趣,但是對于品牌推廣卻并不熱衷,在他們看來,“地板屬于耐用消費品,個人消費頻次低,所以對品牌的關注度也不高,想鎖定客戶,只能靠個人的口碑。”這是不少經銷商的想法。
在生產企業方面,有不少企業還是重視品牌宣傳的,從冠名品牌節目,到贊助歌手巡回演唱會,可謂是各出奇招,宣傳品牌。筆者想說的是,這種品牌宣傳,如果能夠持續,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終端銷售形成推動作用,但是想形成長期效應,或實現銷售突破性進展,真的很難。消費者會因為關注某個綜藝節目了解到這個品牌,并記住這個品牌,但是卻很少因為這個場景而選擇去購買這個品牌的產品。沒有長期的品牌積累并形成對應的“品牌詞匯”,就很難讓消費者掏腰包。
除了品牌本身以外,營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市場經濟下,商品營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地板即使屬于耐用消費品,也存在產品庫存,抑或是產品更新等情況,通過各種實際或變相的價格折扣活動,將產品銷售出去也屬正常,不少國外地板品牌也會選擇在某個時間點進行這樣的營銷活動。
但是在國內,這種營銷顯然已經變了味道——價格統一名存實亡,價格機制虛無縹緲,再加上常年的折扣促銷,不僅讓潛在的消費者對地板價格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對商家的所謂促銷活動也開始變得麻木。在缺乏了種種品牌促銷成功的元素后,國內地板行業的終端品牌活動正變得越來越“另類”:營銷方式越來越精致,但是不管哪種主題的折扣活動,不管商家如何吆喝,消費者都是冷眼旁觀。
在當下的地板市場上,在促銷已經成為常態化現象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促銷的這一態度,對于地板企業而言,或許是值得反思的。市場上一系列的原因正在鞭策地板企業做出變革,如果還死守著促銷模式,等待促銷拉動銷量提升,這無疑是“等死”的最直接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