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80年代住宅商業化,90年代房地產政策改革的浪潮,包括建陶在內的家居建材行業發展迅猛,自2014年市場規模突破4萬億以來,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17年4.25萬億的巨型蛋糕之下,裝飾材料便獨占鰲頭,占比65%、體量高達2.8萬億。陶瓷更在其吊頂、門窗、廚衛等13項細分中,占最多的17.2%, 市場規模為4827億。
然而,“規模不經濟”就像籠罩在市場上空的陰云,企業生產規模越大,成本居高、利潤萎縮,行業尚未形成鮮明的壁壘與層級??此乒袒耐獠浚瑫r蘊藏著極大的可塑性。在邊際效益遞減的裹挾下,遍地林立的經銷門店,依然代表著主流一脈,催生著百億級的品牌:
2016年營收71.34億,居同類企業之首;2017年3月28日上交所上市,上半年實現38.75億元營收,同比增長34.69%。依托4700家以上的經銷門店,歐派家居實現百億規模指日可待。
面對大家居戰略、整裝時代的產業布局,百億品牌的呼之欲出,不僅預示著“各自為政 遍地諸侯”局面的速戰完結,品牌集中度將越來越高,更讓代表裝飾選材的建陶市場,對如何再造終端,進行規模和體系化的布道,同頻共振,衍生破局的思考。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十大”品牌榜系列活動之終端經銷商大調查,以“聚焦品牌 贏領終端”的澎湃激蕩,從7月10日至今,歷經大雨滂沱的酣暢,經受酷暑的暴烈灼曬,思潮廣布深圳、武漢、南京、溫州、宜昌等眾多城市主陣地。
家裝作為建陶終端的主流渠道,我們以“百家賣場、千家經銷商”的調研參數為藍本,透過家裝市場的趨勢演變,窺一斑而見全豹,與大家分享4827億的建陶體量之下,品牌終端的共性和個性。
整裝火爆 大家居戰略融入建陶終端
預熱多時的“整裝”模式,在今年迅速引爆,它的興起無疑是大家居戰略的集中呈現。涵蓋設計、材料、施工、軟裝等環節的一條龍裝修服務,真正將裝飾設計、工程施工、材料供應和軟裝配套等集成一體,“整裝”掌握了整個房屋建設的流量端口,比過去創造了更多的贏利點。以未來家裝行業主流消費形態的形象,越來越多陶瓷經銷商,有意識地和整裝公司產生著合作聯結。
消費升級的推進,除了遍及出行、餐飲、旅游等行業,同樣在家居領域,加速著一站式服務體制的改革。消費者對整體解決方案的青睞,讓建陶經銷商向品牌服務商的角色轉換,更將整裝和設計公司作為新興渠道,全面滿足中高端消費市場的剛需。
大家居戰略在建陶終端能見度的提高,體現了新零售經濟下,線上線下融合、全渠道建設的勢在必行。經銷商對家裝市場動態的把握,不僅是認知的更新,而且身體力行,為渠道多元化鋪展銷售網狀。
對于建陶終端如何契合整裝公司,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無疑是大問題。因為涉及的產品品類、流程環節眾多,整裝公司需要近千萬的投入,與陶瓷等供應鏈形成真正閉環的信息化系統,以穩健的供應鏈和交付體系,實現消費一體化的“整裝”服務。
家裝后市場發力 “小修小補”下的千億拐點
2016年全國新房年成交額超過10萬億,二手房交易額超過6.5萬億,全國TOP30的城市,二手房交易額大約5萬億,二手房交易額是新房的1.1倍。
涵蓋重新裝修、翻新和局部調整為主的家裝后市場,隨著我國二手房交易量的逐年提高,占據整個家裝建材市場20%的比重,規模高達8000億。這種“小修小補”市場蘊藏的巨大機遇,體現在超30家公司的入局,面對低頻的市場,高客單價造就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對建陶經銷商而言,為房屋翻新業務提供產品和服務,是他們銷售組成的上揚拐點。
基于過往家裝后市場被各種“裝修游擊隊”長期占據的現狀,承接下來的經銷商,往往能為業主提供更貼心的產品配套服務,盡管在局部重裝、無電梯老房子等人工和運輸成本上,耗費更多,但以一線城市漸而鋪開的存量房市場,拆舊建新的項目工程等,漸入佳境,愈發密集地釋放需求,成為他們拉升業績、優化業務組合的重要流量。
對家裝后市場千億紅利的收割,既折射出二級市場體量的不容小覷,累加的長尾效應將對建陶終端形成新的拐點,在深挖與精耕的培育下,其成效尤為可觀。
總體而言,隨著中國家裝市場新模式的探索,建陶與家居等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已在路上,線上線下的互聯互通、全渠道服務商的革新,將讓前端供應鏈的品牌建設、消費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面對家居百億品牌的指日可待,4827億的建陶市場,透過終端的布道重構,勢必迎來嶄新的競合新局。
“聚焦品牌 贏領終端”終端經銷商大調查行之于途,以聚合線上、線下廣維度、深視角的澎湃,持續發散品牌與經銷商、設計師群體的互動熱度。敬請關注中國陶瓷網接下來更精彩的直擊報道,我們將踏遍江河大海,從渠道回溯源頭,丈量品牌豐盛的足跡。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