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作為全國十大建陶產區之一,日產陶瓷磚134.27萬平方米,其中80%以上集中在法庫產區。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法庫陶瓷產業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之后,開始著力于產品品質和品牌的提升。
2018年將淘汰40%落后產能
記者日前從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獲悉,2017年,法庫陶瓷產業集群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0億元,40余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這一成效的取得得益于中東迪拜、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海外倉的建立以及“法庫貨場國鐵集裝箱業務”的開通,2017年,陶瓷出口在去年6000萬美元基礎上,今年歷史性突破1億美元大關,圓滿完成了年初設定的“小目標”,陶瓷出口成為法庫產區2017年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在日前召開的園區民營企業家2018年產業發展座談會上,開發區負責人明確表示,法庫陶瓷產區將深入推進陶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陶瓷產業技術改造和環保升級改造為突破口:
一、堅定不移推進陶瓷產業“煤改氣”工作,逾期未完成改造,未取得清潔能源使用證明的企業將禁止開工生產。
二、受制于環保壓力和礦產資源稟賦的壓力,2018年法庫產區將通過關停并轉等市場化資源配置手段,加速淘汰一批低端、落后的產能和產品生產線,將現有規劃設計產能由過去的5億平方米壓縮至3億平方米,限產幅度將高達40%,以應對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
平均每家陶企負債3500萬元
多重風險制約產區轉型升級
據記者拿到的一份“2017年度法庫產區生產企業財務狀況報告”顯示,截至目前,法庫產區4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庫存總量為4117萬箱,6172萬平方米,庫存貨值14.42億元,庫存貨值占年度產區生產總值的20%。銀行貸款余額以及民間借貸方面,40余家企業累計銀行貸款余額達15.28億元,社會借款1億元,每家企業平均負債額高達3500萬元。融資渠道單一,成本高,融資難度加大成為制約法庫產區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
法庫產區某陶瓷集團總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風險較高行業產業,銀行目前對陶瓷產業放貸總體上呈不斷收窄態勢,部分商業銀行目前只抽不貸,即使可以貸款,質押物質押比例也開始明顯降低,部分商業銀行日趨常態化的大額抽貸行為正在加劇產區企業債務危機。
為改善日益惡化的產業融資環境,法庫產區管委會正著手成立法庫建陶產業集團,統籌推進法庫陶瓷在鞏固東三省,強化京津冀,拓展海外市場的整體銷售業務,以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并積極組建和招引融資擔保公司,通過“管委會+公司”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產業園區管理和運營,不斷拓展企業的融資渠道。
“煤改氣”已成必然
倒逼企業提質增效
據《報告》顯示,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成為制約法庫產區企業轉型升級的第二只攔路虎。資料顯示,年初以來,國內紙箱包裝產品、煤炭、天然氣、熔塊制品等基礎生產原材料呈現全面上漲態勢,生產成本的快速上漲成為法庫產區大部分生產企業難以承受之重,而即將展開的“煤改氣”工作,更是將企業的綜合性生產成本推上新高。園區某企業負責人表示,如果明年產區極力推行“煤改氣”的話,企業有可能無法開工生產。
對于“煤改氣”工作,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坦言,由于各產區“煤改氣”工作推行步調不一致,短時間來看,法庫產區推行“煤改氣”的做法的確會造成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產品性價比優勢降低等等不利情況,但從長遠看,長痛不如短痛,法庫產區先行一步,勢必會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改變以往企業片面追求“量”的擴張而忽視“質”的提升和品牌建設的經營模式。
“2018年,法庫產區將啟動陶瓷企業品牌中長期成長計劃,設立200萬元的品牌建設專項資金,加速推動把法庫陶瓷產業集群的品牌建設工作納入到遼寧品牌成長計劃中來,以及推動省內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采購法庫陶瓷產品,真正打造幾個年產值超10億元,能在國內外市場叫得響的法庫陶瓷品牌。”開發區負責人表示。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