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帶動了整個家具行業的蕭條,2015年家具業又在陸續倒閉與不斷掙扎中艱難地度過了10個月,這其中,風雨變幻,市場無常,企業歡樂得少愁得多,面對如此混沌的境遇,好多家居企業率先開始擴大產品經營范圍和品類,走多元化的“加法”策略,但是“加法”的模式背后,市場份額并沒有擴大,反之,可能會拖累原有的核心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家居企業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冷靜思考的背后,善于做“減法”,才會術業有專攻,越走越遠。
“做加法”或可成負累
縱觀當下的商業市場,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一般企業都采取多元化發展道路,開展擴張模式,這種做法屢見不鮮。然而,過度延伸產品線,盲目擴大觸角范圍,或可成為企業的負累,一不留神就會造成縱火自焚的結局。
不知大家還記得去年位列全國十大家紡品牌之一的一品宏的老板跑路的事件?就于跑路的原因,據知情人士稱,一品宏家紡倒閉,是因為公司老總盲目擴張,且發展一些房地產、餐飲、酒店等與家紡主頁毫無相關的產業。擴展太快,且分散,在各方面資源不濟的情況下,公司回籠資金困難,直接導致資金鏈斷裂,這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因素是導致一品宏倒閉的致命原因。
其實也不難想象,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在倒閉潮慢慢延伸的成品企業,盲目擴張造成倒閉的后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做減法”才是遵循之道
其實,在家居圈里,早就應該做“減法”,比如:工廠該把不賺錢的產品線砍掉,不要過多涉及房地產、酒店投資等行業,分散了精力;拋棄不賺錢的店面,集中精力做好團隊和服務;而發展速度首先要慢下來,減去“急功近利”的擴張思維……在這一層面,一統國際家居贊同這種理念,也堅持這樣做了。
如今,在市場的推動下,“減法”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當然,這其中,主動為之與被動接受在發展策略與效果上是差之甚遠的,前者是主動出擊,后者是明哲保身,顯然,家居業中,被動“減法”是占據一大部分的。
但是,無論是主動也好,被動也罷,“減法”從來不是一條“退路”,而是一種經營戰略,是為了術業有專攻的堅持。家居業面對跨界的市場環境,只有冷靜下來,專注做自己的“專業”,才能更集中精神打拼市場,才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