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O2O新模式受到了商業界的高度關注,大量的傳統企業探索O2O模式,希望通過這樣的模式讓企業轉型電商,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在O2O轉型的浪潮中,家居O2O行業站在了風口浪尖,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通過拉攏線下實體企業,搭建家居O2O平臺的方式搶占家居O2O市場;雙虎、歐瑞、顧家、穗寶、和購、曲美、雅蘭等家居品牌則選擇進駐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借助平臺的力量快速布局家居O2O市場;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傳統家居巨頭則通過自建平臺的方式將家居業務從線下拓展至線上。
在家居O2O成為熱點受到廣泛關注的同時,家居行業實體門店的生存近況卻令人堪憂。近兩年不斷傳出家居賣場或家居品牌連鎖門店倒閉的新聞:2014年9月,皇朝家私北京門店關門倒閉;今年2月,成都創美家居兩家門店關閉;5月中旬,廣州標卓家私宣告破產,整個行業為之震動。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2015年間就有近10家業內知名家居企業倒閉或陷入資金困難,包括超舒適國際家居、中山市樂奇家居有限公司、深圳市華源軒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富之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仁實業有限公司等傳統家居制造企業,這些企業中不乏一些知名家居品牌,如百蘭、富之島、華源軒、超舒適等。這一系列事件讓人不禁要問,家居行業怎么了?
樓市發展放緩、電商競爭使家居企業遭受沖擊
近幾年,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成交量都較之前有所回落,家居建材行業的熱度也隨之有所下降。據媒體顯示,中國樓市在2013年走出強勁表現后,房地產市場在2014年的開局低迷。2014年前4個月內,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6%(2013年為同比增長17.5%),銷售額同比下降9.9%(2013年為同比增長26.6%),新房開工同比下降24.5%(2013年為同比增長11.6%)。樓市熱度的逐步回落導致作為房地產后市場之一的家居行業遭受牽連,一些家居企業身陷經營困境。
家居企業受打擊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商的迅猛發展。近十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一些平臺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家居頻道,將家居的銷售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與此同時,一些傳統實體的家居企業也開辦自己的網上商城,將業務逐步轉移至線上,家居賣場變為線上商城的體驗館,導致實體門店的利益被不斷攤薄,線下實體經營難度日趨增長,甚至出現前文所說的賣場倒閉的事件發生。
實體門店在O2O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傳統家居企業以實體門店為經營核心,盡管實體門店和近幾年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在家居企業轉型O2O過程中,實體門店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消費者希望眼見為實
家居行業的產品客單價很高,家居產品通過線上圖片的展示無法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材質、舒適度、大小有一個直觀的概念,他們希望對家居產品進行更加詳細的實地考量,實體門店可以滿足消費者這一需求。
門店解決產品配送問題
家居產品的體積往往較大,如果通過長途運輸,容易使得產品產生破損,且高額的運費會大大提升消費者的購物成本,這使得家居O2O擁有很強的本地化屬性,實體門店可以滿足產品的配送服務,縮短產品的“最后一公里”時間和成本,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家居企業,平衡線上線下不容易
家居企業做O2O的過程中,平衡好線上線下關系是企業發展的重點,既要運用線上平臺的便捷性也要讓實體門店發揮優勢,打造一體化營銷模式,提升品牌效益,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并不多。
傳統的家居企業多為大賣場或品牌連鎖模式,產品通過經銷商的整合與到達客戶手中,這一條產經銷的鏈條在電商到來之前就已經構建完善。
當電商浪潮到來之后,不少傳統家居企業轉作電商,將業務轉移至線上,這樣的方式固然提升了企業的效率,但也為整個產經銷體系帶來了很多不穩定性,部分企業的線上商城與實體門店爭搶生意。線上商城的成本低廉相比,實體門店還需要添加店租、人工、物流等費用,這使得在內部競爭時實體門店長期處于劣勢和虧損狀態,導致實體門店的萎縮,最終導致物流與售后等服務功能無法提供,企業整體效益受到重大打擊。
一體化經營構建家居O2O生態發展
解決線上線下平衡問題的方法是將線上線下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發展,在企業內部根據行業特征和消費者行為進行分工,將線上與線下的競爭關系變為互相輔助經營。
例如,針對消費者逐步習慣于從線上進行初步篩選,企業可以將線上商城打造為產品展示與售前咨詢的平臺,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加入與線下的聯動環節,引導消費者進入線下門店進行產品的選購,提升線下門店的效益;線下將門店轉型為集展示、消費、物流、售后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為消費者提供與產品有關的實體服務,為企業塑造良好的口碑。
家居O2O作為房地產后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實體企業運用O2O模式電商化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本行業的特點,平衡好線上與線下的關系,制定相應的電商轉型計劃,避免出現企業內耗的現象,在實現O2O的模式中少走彎路,完成企業的二次發育,提升企業的銷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