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二十年間,家居建材經銷商一直是炙手可熱的生意。不過,近幾年里的經營門檻逐漸上升,對經營者提出了更具挑戰的考驗。
從以前開店就賺錢,到近年來主動營銷才能打開局面;從單品類就足以支撐半壁江山,到時下多品類整合、空間方案成為市場主流;從銷售型的渠道商,再到服務商、品牌運營商的轉型,變革一直在路上。
既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實力經銷商,同時也淘汰掉了未能跟上節奏的創業者。
放到整個市場來看,即便經營難度上升,可挖掘的機會依然較多,我們也能看到,陸續有不少創業者投身建材產業做經銷商、代理建筑陶瓷項目。
從2021年的情況看,部分實力陶瓷品牌表現頗為出色,所舉辦的招商活動普遍能吸引實力硬核的新商加入。
與此同時,一些龍頭品牌繼續看好建材產業,增加投入,擴大布局,比如陶瓷品類里,白兔瓷磚切入墻地磚行業,搭建起“馬賽克+外墻磚+墻地磚”三磚并驅的產品格局,并配合年輕化流量品牌建設、全渠道營銷賦能、六大運營中心支持等措施。
其中不少做法踩準當前的市場節奏、擊中渠道痛點,被視為前景廣闊的商業機會,在經銷商群體里備受關注。
上半年的形勢如何?
從2021上半年的整體形勢來看,家居建材行業的情況并不差。
幾個統計指標都相當漂亮,以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為例,前五個月,累計銷售額3840.9億元,同比上漲82.23%。對比2019年同期的3788.6億元,小有增長。
另一組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前五個月,建筑及裝潢材料零售總額約701億元,同比大增37.1%。
這兩個數據都反映零售市場的情況,具體到建材類業務,部分大中型品牌及經銷商都亮出了兩位數、甚至三位數的同比增幅。
再看工程渠道的情況,據奧維云網的數據,住宅精裝開盤項目有所下滑,開盤房間88.6萬套,同比減少6.3%,尤其是配套部品里,建材配套量約23.32萬套,環比增長25.2%,同比下滑17.2%。
但頭部企業還是維持了大宗業務的增長韌性,工程份額正在向優勢企業聚集,一些長年經營工程業務的經銷商,所收獲的優質訂單還是比較不錯。
具體到建筑陶瓷行業,據中陶家居網給出的數據是,前五月,規模以上建陶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306.38億,同比增長25.4%;利潤總額累計74.45億元,同比增長28.67%。
數據所透露的信息很明顯,行業里依然有大量企業向上生長,背后離不開經銷商的努力與推動。
2021上半年的走訪中,我們發現從建筑陶瓷到整個家居建材行業,無論是工廠,還是經銷商們,都在一些新賽道上加碼,多項有代表性的探索浮出水面,至少體現在五個方面:
1、巖板投資力度繼續加大,部分公司開設巖板展廳,呈現巖板的全屋應用場景,包括上墻下地到廚房臺面、餐桌、櫥柜等。
2、終端設計競爭力繼續贏得重視,從廠家到終端,普遍發力導購的空間搭配與設計方案輸出能力,用設計贏得客戶。
3、直播+門店爆破活動依然受部分企業認可,同時配合小程序、在線設計、電商等線上運營,擴大流量來源;以門店作為平臺的落地活動,呈現高頻次特征。
4、渠道的寬度繼續延伸,更多企業努力拓寬渠道,從傳統經銷渠道、設計師渠道,到整裝渠道、工程渠道等,都贏得了企業的重視。部分經銷商主動走出舒適圈,繼續開發頗具挑戰的新興賽道。
家居經銷商未來的出路
那么,對家居建材經銷商來講,接下來的生意又該如何做?又有哪些機會可能成為新的財富沃土?
我們認為,當一個行業處于轉折點與變革期的階段,正是新機會叢生與繁榮的黃金窗口期。
家居建材經銷商正面臨這樣的機遇與挑戰,接下來的經營預計要按四個方向轉型,進而打造更強競爭力。
1、經營能力的轉型:有沒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團隊、能不能建立起系統的競爭優勢,將決定經銷商的道路有多寬。
家居經銷商接下來的路,依然是想辦法提升綜合能力,包括設計、產品、交付、服務、營銷等,必須出彩。尤其是以往做得不夠的服務能力建設,接下來應該是重中之重。
數字化能力的建設可能是新的發力點,比如門店的數字設計軟件,能夠為客戶輸出高品質的效果圖與設計方案,提升體驗;針對客戶的數字化管理,做得更精準詳細,進而支持后期的服務與新銷售線索激活。
2、業態的轉型: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經銷商,正在探索門店的多元形態,比如獨立大店、多品類門店、整裝大家居店、設計店等,由以前的建材產品銷售,向全屋空間解決方案商轉型。
核心思路是兩條:
一是通過多品類的組合,實現一站式配齊,比如白兔瓷磚“馬賽克+外墻磚+墻地磚”三磚并驅,走全品類、全規格、全色域的路線,從爆款流量型產品到超大規格巖板,全屋墻地面配齊,同時以全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的形式呈現,增強居家生活場景的體驗。
二是部分經銷商正嘗試建材+定制等跨度更大的經營模式。
3、零售+工程的渠道布局:現實狀況很清晰,精裝房將長期保持較高比例的建材配套,對零售的擠壓是明顯的。
部分家居建材經銷商同時布局零售、工程業務,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預計接下來的生意還得這樣做。
我們預計,前景廣闊的家居建材經銷商,可能有兩種身份:
一是繼續做經銷商,負責當地零售、裝修、設計師等傳統渠道;
二是服務商,承接總部簽訂的工程客戶,提供落地服務。
今年注意到,一些品牌已正式推動零售+工程的運營模式。
以白兔瓷磚為例,22年耕耘工程渠道,與保利、雅居樂、恒大、中海、碧桂園等數十家百強房企都有合作,建立起投標、產品、排產、送貨、跟蹤等成熟的體系,正將這種能力輸送給經銷商,進而打造一批零售+工程雙棲的大商。
再者,與品牌的合作關系正面臨調整,以前建立在產品基礎上,以產品交付為主,而當前的要求更高,廠家需要輸出系統能力,幫助經銷商實現盈利。
那么,經銷商挑選合作品牌,要特別注意廠家有沒有能力提供系統賦能。
家居建材市場的新一輪競爭,不僅拼規模、比速度、拼銷售能力,同時考驗從供應鏈、產品、價格帶,到營銷、交付、服務等立體多維度的能力。
具備了這些能力,任何機會都有可能被你抓住。這個行業的迭代與創新,正創造一個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時代。
編輯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