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藍空間美學背后的設計——國韻空間
北美楓情藝術總監(jiān)吳偉
結廬在人境,
意在青山遠。
古風潛入夢,
國韻聞雅意。
中國古人推崇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倡導順應自然,和諧的與自然融合的生活態(tài)度,喜歡逐水而居,依山而筑,融于天地的大美之中。我設計的國韻雅居的空間氣氛,正是想要讓居住者體驗和感知到這樣一種自然之美,通過家居中一桌一椅,一幾一榻,擺件陳設來營造山明之思,水秀之想的空間氣氛。
國韻空間的樓梯在視覺效果上是憑空而立的,看不到太多的固定和支撐。我用鋼絲懸吊來達到這樣的視覺效果。遠遠望去,漫山遍野的竹林和悠遠的山脈間,懸空的木制踏步走向天際,唯一能看到的是像琴弦一樣的鋼絲,耳中仿佛有空靈的古琴悠揚。
推開一扇中式的推拉門,可以看到一處中式的庭院,將山莊、竹林、遠山引進來,在視覺上幾可亂真,我們古代建筑很流行借景,草色入簾青,從戶外很輕松的回到庭院里邊,這表達了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天人合一的一種感悟,將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風景和人文環(huán)境融為一體。
再來看家具,中式的臥榻、屏風,并沒有在形狀上進行創(chuàng)新,用它的形,灰藍的色,表達了取形,去質,去色,為現(xiàn)代人的審美取向服務。屏風造型沒什么突破,但是材質顏色變了。這是我對中式家居的理解,形是它的神韻,只要保留神韻,那么即使改變顏色、材質,使之更適應現(xiàn)代人的生活和審美,它所傳遞的空間氣氛,仍然還是屬于中式古典范疇。
中庭的地面擺放了一個工作桌。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自給自足,倡導一種自己制作器物的文化。制作一個板凳、陶罐,哪怕畫一幅畫,在自給自足的勞動中找到一種樂趣,表達了一種文化生產(chǎn)空間。
在國韻空間的設計中,處處涵蓋著“韻”的設計語言,像前面提過樓梯的鋼絲形成一種古琴的韻律,叮……噔……,輕松而悠揚。古琴聲繚繞不絕,中式的屏風隔斷仿佛迷醉其中,顯出中式雅韻的形,雅質的藍灰調,和諧的和屏風古雅的造型融為一體。中間燈籠造型的燈,作為一種裝飾元素來用,而不僅僅局限在功能上的照明。定制柜擺放著透明宣紙做的燈,營造是古樸雅致的氣氛,柜內放置的產(chǎn)品就三個主題:茶葉、茶館、陶罐;用這三個東西發(fā)聲,產(chǎn)生節(jié)奏和韻律。用柔和的燈光作為背景襯托,好像和弦一樣,使得空間氣氛更為輕松明快。
我認為空間的功能分隔并不是非此則彼的,可以兼容并蓄,比如我們中間喝茶的區(qū)域,它的功能可以是會友、喝茶和聊天,可以是讀書、畫畫。書和收藏的工藝品散落在空間的各個角落,充滿著生活氣息和空間使用者的審美品味。多功能書桌的右邊以茶藝為主題,左邊以書籍和工藝品為主題。茶是一個媒介,但設計空間可以不僅限媒介。它可以喝茶,可以在上面看書,會客交友,甚至開個小會。
這樣的一個多功能的書桌。它的形是從明式的主桌演化而來。明式家具通常由文人設計,之后交給工匠實現(xiàn),傳遞了很多文人的理念和生活的哲學,包括美學主張。我通過明式家具所散發(fā)出來的對傳統(tǒng)文化精神、氣質、神韻的哲學思考,加深了我對中國空間的理解,結合現(xiàn)代生活所需,最終再創(chuàng)和繼承了適合現(xiàn)代家居的設計觀念表達形式。
此外,我還與北美楓情中央設計院的同事特地為國韻空間設計了一款中式線條的門框埡口,使得空間氣氛更為貼合古雅氣韻。搭配的護墻板和門框也是一脈相承的,灰藍色的護墻板鑲嵌著胭脂紅的木制線條。衣柜的顏色采用了和護墻板的木制線條同樣顏色的胭脂紅,輕盈的,似曾相識,中式的元素若有似無,在似和不似之間,既古雅又時尚。時尚是其色,古雅是其形。其中還有一個小細節(jié)是磨舊的衣柜邊緣,使其不僅有生活內容,還具有故事性,不是一買來馬上用的,有故事、背景,還有生活的閱歷。
藍色是國韻空間的靈魂。藍與其他顏色組合,是關系藍,色彩的不同對比和結構,包括裝飾品、硬裝和軟裝的和諧體,組合出這樣一種藍色的美學氣氛。古雅中透著時尚,空靈中透著韻味,充實中透著輕松。這就是國韻所想傳遞的空間氣氛。
編輯 201802
莫干山家居30年環(huán)保史,就是一部植物源研發(fā)史... 【詳細】
基于色彩,莫干山CMF研究中心秉承發(fā)現(xiàn)自然美學... 【詳細】
這次盛會不僅是莫干山家居在綠色低碳發(fā)展道路... 【詳細】
木地板,作為大自然賦予的珍貴建材,以其純天... 【詳細】
隨著冬季的來臨,氣溫逐漸下降,門窗緊閉成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