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楓情木家居總裁周清華
消費者開始向市場購買體驗,而不僅僅是被服務的體驗,是參與到設計自己的個體個性過程的體驗,是參與自己的個體個性被深度挖掘與展望的體驗,是在裝修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個體個性得到物化實現的體驗,以及在日后使用過程中,自己的個體個性得以表達與交流的體驗。中國環保家居網鏈從即日起開始刊載北美楓情木家居總裁周清華:全屋定制這點事之一,以饗讀者,敬請關注。
一、當代中國家裝的組成
1、家裝物體系的四個組成部分
家庭裝修的直接任務是為消費者建構使他滿意的居家生活的物體系,由軟裝、活動家具、建筑元素(室內門、護墻、地板、吊頂等)和建筑四部分組成家裝物體系。
2、家裝物體系的建構過程
從消費者有家裝需求開始,到裝修完成,家裝物體系的建構通常經歷以下四個階段:
3、建構家裝物體系的參與者
居于需求側的消費者,和處于供給側的制造商、營銷者、設計師和家裝勞務提供者,都是建構家裝物體系的參與者。
二、中國家裝產業發展簡述
1、初級產品階段(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由于歷史原因,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積普遍狹小,為解決住房問題,他們或將老屋分割為若干間小屋,或在老屋內搭建閣樓。在市場上(包括黑市)只能購買到木材、水泥等初級產品,這一階段的家裝形態,主要靠消費者自己(包括朋友)的力量,以四自的方式完成裝修——自己設計、自己組織、自己采購、自己動手。當時在上海,條件好的兩口子憑結婚證可以買到“36只腳(床、五斗櫥、衣櫥、桌椅等)”,而大部分消費者還得要靠自己制作家具。
2、產品階段(90年代到00年代初)
得益于改革開放,伴隨著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和商品房的出現,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住房。他們對家裝的需求促使了建材市場的建立,當時的建材市場還以銷售裝修所需的初級材料為主,例如板材、涂料、水泥和水暖電料等,不過地板、門和燈具等制成品在市場內也開始了銷售,而且在大中城市里出現了高檔的建材商城,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同時還出現了以農民工為主的家裝勞務大軍。
這一階段的家裝形態,消費者已經可以將“四自”中“自己動手”的勞務部分轉移給裝修隊。而采購的重點,也從初級產品逐漸轉向了制成品,但規劃、設計與組織施工仍然還要由消費者自己承擔。
3、產品+服務階段(00年代到10年代初)
中國加入世貿后,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房地產成為了中國的支柱產業。逐漸寬松的住房貸款政策鼓勵著人們買房,購房者的人均居住面積成倍擴大,可用于裝修的資金也隨之增加,消費者對裝修的要求從原來的“能用、方便”升級為“舒適、有檔次”。
房地產業的興起,帶動了家裝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外先進的家裝產品不斷涌入國內,同時也帶來了“產品+服務”的新商業模式。他們不僅為消費者提供高檔次的產品,更為國內的建材生產企業帶來了品牌理念與操作模式,中國的建材品牌開始建立。在國外設計公司的帶動下,國內的設計公司大規模地出現在家裝市場上,出現“設計引導消費,服務統領產品”的市場現象。
這一階段的家裝形態,消費者原來的“四自”,基本都可以交給自己委托的家裝公司承擔,消費者主要控制價格和保證質量。“性價比”成為市場成交的關鍵要素,在消費者的家裝費用中,為服務所支出的比重越來越高。
4、產品+服務+體驗階段(10年代到今天)
這是房地產瘋狂發展的時代——國家年年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但房價瘋漲的勢頭卻從未被抑制過。房價的瘋漲加大了消費者用于裝修的資金投入,每平方米投入3000-5000元裝修費用的消費者成為中高端家裝消費群體,他們對家裝的要求,已經超越“舒適、有檔次”,朝表述消費者個體個性和文化特性方面發展。這表明中國的家裝產業,開始進入體驗經濟階段。
這一階段,中國的建材品牌雖已成熟,但大多還屬于行業(例如地板、家具、櫥柜等)品牌,在滿足消費者個體個性與文化特性訴求方面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品牌嘗試向其他相關行業擴張,于是市場上開始出現“全屋定制”、“整木家居”等組合型業態。
此時居于需求側的消費者要求處于供給側的廠商,不能單單只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更為重要的是提供與眾不同,能夠體現消費者家裝個體個性與文化個性的產品。也就是說,消費者開始向市場購買體驗,而不僅僅是被服務的體驗,是參與到設計自己的個體個性過程的體驗,是參與自己的個體個性被深度挖掘與展望的體驗,是在裝修實踐過程中自己的個體個性得到物化實現的體驗,以及在日后使用過程中,自己的個體個性得以表達與交流的體驗。
三、全屋定制是家裝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中國近四十年的家裝發展史來看,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家裝產業的發展有以下三條規律:
1、在經濟發展與家裝發展的關系上,消費者的家居需求從“生存(living)”向“存在(being)”發展是必由之路;
2、在消費者與供應商的關系上,家裝物體系的供應,不斷地由需求側轉移到供給側,是必由之路;
3、從供應側看,家居物體系的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不斷地由分散到集中,也是必由之路。
從以上家裝產業發展的三個必由之路來看,為消費者提供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全產品(軟裝、家具、建筑元素和建筑)參與家裝物體系的建構,同時還將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融為一體,貫穿于家裝物體系建構全過程的“全屋定制”必將出現。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