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高手級別的公司,成就它們的眾多力量里,都有專注的影子。即使一些大鱷早已多元化,但在他們發家的歷程中,專注這條經營邏輯,曾經是管理層堅守的戰略思維。
典型如格力,2017年營收中,空調占比超過83%。早早搭建生態鏈的小米,手機占到7成比例。聯想數年前就在多元化布局,但直到2017年,計算機和智能設備還是占到了71%。
家居行業同樣如此,大家居代表品牌歐派,2017年97.1億元營收,起家的老本行櫥柜占了大半,收入53.54億元。在大材研究重點關注的上百家品牌里,80%左右的公司在頭5年里,都會集中精力做一個品類的產品。即使在大家居與多品類、多品牌經營蔚然成風的當下,依然有一些混得還算不錯的品牌,堅守細分品類,并能做得風生水起。
比如:十幾年專注做門的TATA,30多年耕耘門窗市場的飛宇,鉆研淋浴房的玫瑰島、德立等,堅守床墊品類的慕思等,將大理石瓷磚做成熱門品類的簡一,將燈具做到最強的歐普、雷士等。
更有名震江湖、依然沒有跨出衛浴品類的恒潔,而它的同行箭牌衛浴,已做起了衣柜、櫥柜、瓷磚等生意,九牧則早早地開辟了廚柜、晾衣架等產品。還有已擠進一線品牌,仍然牢守瓷磚戰場的蒙娜麗莎、諾貝爾,不過他們的同行東鵬,早早地將手伸到了潔具、木地板等領域。
至少目前,它們還在堅守某個細分行業,這篇文章就專門寫給這些專注細分品類的斗士們,探尋它們成功的秘密。
壹 | 門與窗里的堅守者
TATA木門過19周年的生日,起家于1999年的這家公司,全國已開了2000家左右的專賣店。在門這個行業里,無論按照怎樣的標準進行排名,前三強里都應該有它的席位。即使實力不俗,TATA依然沒有跨品類經營,始終如一地跟門熱戀,將門這事兒做得很透徹。到底怎么個透徹法,我們來看:
為不同的房子、不同的人群匹配合適的產品,比如給老年人設計“推轉門”,為小戶型設計“平折門”,為年輕人做“寫真門”,面向沒有暖氣的南方地區研究了“暖芯門”,還有主打環保健康賣點的“肌膚”系列。
從去年開始,TATA又將產品重點放到了“靜音門”上,發布靜音三大件,聲稱要解決隔絕噪音的傳統痛點。早在2012年時,TATA木門專門為靜音門開過發布會,該款產品還拿到了國家專利證書。
在推廣門這件事情上,TATA留下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手筆,比如電商還沒有火爆的時候,就開始組織網上拼團,火爆一時。
2017年成為世乒賽官方贊助商,今年又簽約國際乒聯,拿到2018—2020年連續三年的世乒賽官方贊助權。在2017年時,TATA木門定下了三年過百億戰略目標,算下來,意味著2020年底,TATA要做到100億的營收。光靠門類產品,TATA如果能到達這個高度,那值得我們給一個大寫的“服”字!
在門窗類戰場,西南地區崛起了另一支專注的力量,那就是飛宇,屬于特別能堅守的角色。這家公司聲稱專注門窗30多年,飛宇品牌大概是從2004年開始做的,國內專賣店900多家,曾提出7星級“鈦金服務”。
而且它不是什么門窗都做,而是主攻鋁合金門窗,進而延伸出適合現代、簡歐、田園等多種風格的產品系列。作為從四川走出去的公司,能夠在一個細分品類里做到全國前10強,難能可貴。
貳 | 做透地板市場的德爾、天格、久盛與得高
在地板上市公司里,大自然與圣象已早早開上了大家居的道路,稱得上對手的德爾,依然深耕地板行業。當然,德爾地板背后的上市公司“德爾未來”已跨出地板戰場,控股的百得勝已完成衣柜、櫥柜、木門等9個品類的布局。
去年的一個動作是,德爾高舉旗幟,殺入了地熱地板戰場。在德爾官網的產品中心里,“活性原木地熱地板”已經成為單獨的一個系列,與無醛添加、無醛芯強化、強化、實木復合、純實木等并列。
德爾未來的財報顯示,2017年營收15.23億元,同比增長34.6%,放到第一梯隊里,這個增速自然是相當給力的。德爾地板有一個特色是,特別熱衷體育營銷,算得上營銷專注精神的一種體現。
單就近年的情況看,德爾的體育營銷已有多起手筆,比如跟皇家馬德里隊合作、成為北京奧運會的供應商、簽約國家擊劍隊、贊助國際冠軍杯中國賽、簽約阿根廷國家足球隊等。
在地板這個板塊,還有那種深度專注者,比如久盛、天格,將業務聚焦到了地熱地板,一個更細分的重度垂直市場,這份專注讓人佩服。
天格力圖塑造“天格就是地熱地板、地熱地板就是天格”的目標,從行業標準、技術、產品與營銷等多環節入手發力。曾研究出免釘、免膠、免龍骨的地板安裝技術,并且早在2000年就著手打造實木地熱地板,2年后將鎖扣型實木地板應用于地暖環境,推出實木地熱地板品類,多年堅守,未曾動搖。
幾乎每年,天格都會有一些大動作,比如推出《純實木地熱地板系統解決方案》,力圖領銜實木地熱地板國家標準的制訂。
2014年提出《匠心服務體系》,推行實木地熱地板的安裝服務標準。2015年拍攝記錄片《專注的力量》,公開實木地熱地板生產工藝。
2016年,天格匠心學院成立,培養地勢地板品類的工匠人才;參加“中國地暖萬里行活動”;2017年的動靜更大,重磅轟炸高鐵與高速路廣告,開辟了10輛天格號專列,全線滲透高鐵媒體。上海地材展上,與中國暖通協會聯手;之后又大舉入駐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堪稱高歌猛進。
久盛地板明確將自己定位成“實木地暖地板”,并且突出“裝地暖,怕高溫釋放甲醛,用久盛實木地暖地板”。這樣一個大轉型,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前段時間,久盛老板張凱聲稱,要用三年時間,做到地暖地板的領導者地位。具體產品方面,久盛已推出美國紅橡、美國黑胡桃、美國櫻桃木、美國山核桃木、美國樸木、番龍眼等款式。
推廣動作不俗,花大錢把全國1000多家門店改頭換面,隨后又以密集態勢發起廣告轟炸。并將質保期延長到25年,辦辦“暖動中國”2018久盛實木地暖地板健康運動,請劉惜軍坐陣。
有意思的是,久盛地板與歐睿國際在上海開了一個發布會,向外界宣布實木地暖地板品類調研認證結果,結果顯示,2017年久盛實木地暖地板銷量全國第一。死磕地暖地板這一垂直品類的勇氣與智慧,在久盛身上,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叁 | 涂料行業,遍地專注者
在涂料行業里找一些專注者,太容易了。大材研究發現,就是立邦、多樂士、三棵樹、嘉寶莉、大寶漆、紫荊花漆、美涂士等一二線涂料品牌,手握重金,大多只是在涂料產業里點兵布局,從裝修涂料、藝術漆、家具漆做到地坪漆、汽車涂料、工業涂料等。
雖然,美涂士已涉足窗簾業務,推出了蘭芝品牌。從產業規模來看,光是涂料這事兒,就夠大家做的了。做好了,幾百億的規模不成問題。
有一家專注水漆市場的公司:晨陽,20年的老前輩,它是可以跟其他涂料大佬PK的,沒想到直接往前多跨了幾步,走了一條更前沿的路:水性漆,一堅持就是很多年。
為了把自己提升到“水漆代言品牌”的地位,花的功夫比任何一家品牌都多,比如:建水性涂料院士工作站、河北省水性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跟中國科院工程研究所聯手,合建水性涂裝納米材料實驗室,有了中科院的背書,技術實力的認可度可以說是秒升。
在晨陽的官網上,我們能看到,它的水漆已經應用到工程漆、家裝漆、木器漆、工業漆等所有品類,而且在業內頗有聲名。據公開信息,2008年的北京奧運工程、2015年天安門重涂及鳥巢換新,都用了晨陽的產品。更大的動作是,晨陽劍指水性漆行業標準的牽頭者。
另據公開資料,晨陽今年產能也是爆增,現在是105萬噸,規劃產能125萬噸。專注水漆,死磕水漆,它十多年磨一劍,終于迎來了水漆的大風口。
再說掛牌上交所的三棵樹涂料,2003年成立,2017年營收超過26個億,用14年時間完成這段賽跑,成績可圈可點。作為一家非常高調,并且經常搞大動作的角色,三棵樹并沒有跨出涂料的界限,而是在建筑工程與家裝、家具、防水四大板塊持續發力。
數年時間里,一直主打健康漆賣點,比如“三棵樹,馬上住”的廣告轟炸;搭載神六和神七飛船,單推太空漆;面向婚房市場,推囍漆;出書《道法自然》;拿下建材行業標王;辦“健康漆節”;全力開發房地產企業資源,據公開信息,其地產商合作客戶已經有79家。
涂料行業還有一些重度垂直的品牌,比如做真石漆的久諾,做地坪漆的秀珀涂料等,在各自專注的細分領域里都是赫赫有名。
肆 | 衛浴戰線上的執著者
大多數衛浴品牌,都習慣于做大衛浴,將馬桶、浴室柜、淋浴房、蒸汽房、浴缸等品類全做了,比如恒潔、澳斯曼、安華、法恩莎、華藝等。
還有一些多年專注深度細分市場的品牌,比如淋浴房板塊,就有玫瑰島、德立、朗斯等,浴室柜里有富蘭克等,曾經在很長的時間里,都堅持做一個品類。
在玫瑰島今年的年會上,一位高管在PPT里寫道:世界上只有兩種淋浴房,一種玫瑰島淋浴房,一種其他淋浴房。而且高調宣布了一個目標,2020年要做到20億銷售額。
不過,幾個月后,玫瑰島突然跳出了淋浴房局限,開辟全衛定制業務線,不光做淋浴房,還要做浴室柜、花灑等。估計為了20億目標,玫瑰島只能從重度垂直向大衛浴轉型。
問世于1996年的德立,也是淋浴房的忠實信徒。公開資料顯示,他們家的淋浴房年產能已經高達30萬套,持有的淋浴房產品專利多達35項,全國擁有600多家專賣店,其中有100多家淋浴房美學館。
與玫瑰島一樣,德立也有自己的目標:打造全球一流的淋浴房企業。德立本來是走高端路線,估計為加速市場進度,后來轉型為“國民淋浴房”,中高端兼顧。除了標配產品外,德立提供有“輕定制”與“全定制”兩個系列,而且引進了赫赫有名的德國鳳凰設計工作室。就目前來看,一切還是圍繞淋浴房做文章。
不過,衛浴行業里的深度細分市場,比如浴室柜、淋浴房、浴缸等,空間很大,但競爭過于慘烈,如果要做成20億或更大規模的公司,難度都不是一般的大。可以預料的是,可能大多數重度專業者,以后都會考慮擴充品類。
伍 | 只做瓷磚,也能做到幾十億的規模
一向被視為老大哥的東鵬陶瓷,已經打出“整體家居”的旗幟。除了傳統的瓷磚業務外,已涉足木地板、衛浴潔具、藝耐衛浴、DPI進口瓷磚、綠家涂料(硅藻泥)等。
足以分庭抗衡的蒙娜麗莎、諾貝爾、金舵等主力軍,依然堅守瓷磚陣線。蒙娜麗莎2017年營收28.91億元,產品線包括意大利進口磚、羅馬超石代、羅馬寶石、羅馬御石等,另外主推的陶瓷薄板,在房地產板塊頗為成功。
這家公司在瓷磚營銷上也是頗有獨到之處,打得一手專業精神的好牌:一是搞活動,二是抓工程項目。活動這條線上,戰果累累,比如蒙娜麗莎微笑節連續辦了幾屆、“蒙娜麗莎杯”裝修日記明星大賽據說已經辦了第15屆等。
1992年創辦的諾貝爾瓷磚,26年過去了,依然在瓷磚這塊肥沃的土壤上辛勤耕耘。前年力推的瓷拋磚,隨后的大板瓷拋磚,成為諾貝爾近年瓷磚進化的大手筆。另外,傳統瓷磚優勢品類里,包括微晶磚、釉拋磚、釉面磚等,諾貝爾都推出了對應的系列。
當然,營銷力度足以碾壓絕大多數同行,比如出境《空間榜樣》、獨家冠名贊助騰訊家居的“約吧設計師”、簽約當紅影星王珞丹、力戰天貓店雙11拿下億級營收等。另外,在瓷磚界里, 金舵、馬可波羅、大將軍、順輝等品牌,都屬于相對專注的角色,伴隨瓷磚趨勢的變化,及時推出趕風口的瓷磚產品,目前還沒有邁出跨界大品類的步子。
專注是一件好事,卻存在問題。一個共同現象是,在深度細分的品類市場上,如果公司已經占得第一或第二的位置,隨后經多年努力,所占市場份額往往難以明顯上升。
那么,這時候,對單品類的死守并不合適,止步于原有優勢品類可能帶來可怕的危機。所以,我們在贊美專注的時候,并沒有否定多元化的可行。
我們在為那些專心做瓷磚、做木門、做淋浴房、做涂料的公司致以敬意之時,我們同樣佩服大家居探路者們的勇氣與戰略智慧。一家要做強者的公司,必然不會滿足于往日的輝煌,更不可能止步于一兩種明星品類。
普遍的邏輯是,在完成一兩個品類里的領導者地位塑造后,搶食一段時間紅利,然后將重兵投向新的戰場。
編輯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