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第二輪環保督查于8月20日啟動強化督查,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結束。
新一輪環保風暴,覆蓋2+26城市、汾渭平原、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各制造業,紅木家居行業也不例外。在上一輪環保督查中,紅木企業已反映出和調整了很多生產和設備上的問題,接下來該如何持續改善和做好環保問題,全聯藝術紅木家居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國紅木家居技術專家曹新民,給出5點建議。
企業家要學好兩部國家大法
作為國內首個紅木產業集群,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鎮經歷四十余載發展,在當前產業升級中理應向綠色、智慧、可持續方向發展。企業家應當清楚自己的社會職責,要學好、守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兩部國家大法。主動承擔環境治理中企業的責任,提升治理水平。
干燥、特種干燥、零件材干燥是技術關注點
木材干燥約占紅木家居工廠能耗70%,眼下熱能成本呈逐年增高趨勢,大涌兩大產業的集中供熱短期難以解決,小鍋爐禁燒期已臨近,因而紅木企業鋸材干燥對新型熱能的需求十分緊迫,要盡快從戰略層面解決,要有大動作,這不是一家企業的問題。未來紅木家居企業必然要向節能、高效、環保的干燥工藝和先進裝備方面,加大科技更改資金的投資力度。要將單一的蒸汽熱能轉向太陽能、電能、工業高溫熱泵等多種新能源的共用方向發展。有條件的企業還可聯合起來建立光伏發電系統,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政策,降低木材干燥中電耗成本。聯合干燥、特種干燥、零件材干燥等都將是今后“大涌干燥”技術進步的關注點。
確保“共性工廠”技術的成熟和可靠性
紅木家居制造企業高毒物質危害治理的重點之一是噴漆、晾漆環節。中山市大涌鎮“共性工廠”的建成,嘗試以集約化手段解決中小型家居企業噴漆尾氣、廢水處理問題,為行業走出了一條新路、創造了新鮮的經驗。對于“共性工廠”要確保技術的成熟和可靠性;要建立標準化的可操作、可追蹤的管理系統;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對“共性工廠”所有工藝環節的智能化監測。“共性工廠”在現階段實際上是對紅木產業鏈的一種完善和優化,而不是價值鏈。因此在大涌的布局要論證、要加快,不以追求效益為主要目的,政府應嚴監管、零容忍。
車間必須安裝通風除塵系統 新上系統一定要小
紅木家居工廠產生的木粉塵也是危害治理的重點之一,相對現代家居企業,紅木家居企業的職業危害程度要嚴重,工人生產環境比較差,車間必須安裝通風除塵系統,經處理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后排放,讓廠房內空氣得到凈化。除大企業的下料車間外,除塵系統不應大。實木工廠的除塵系統不適合紅木家居工廠的勞動組織架構,在除塵系統開機后往往木工機床的開機率不足所對應抽風罩口的將近一半。這不僅造成系統開機使用率不高(電耗浪費太大)、投資成本大、且作用發揮也不好。由于氣力除塵設計涉及主管路內的壓力平衡,一旦建成則不易改動。今后上系統前,對系統范圍內的工藝生產路徑一定要科學設計,不能沿襲舊制,除塵系統設計一定要符合行情。建議新上系統一定要小、多個小系統組合而成,特別是多層工業廠房,處理風量每小時在l0000~l5000立方米之間,采用負壓風動布袋除塵原理,內部超低壓技術,風機內置、自動清灰,開機時智能感應、自動調控(可變風量、風壓)、節能降耗。
廠房工藝布置設計要“鬧靜分區”
木工機床噪聲頻率高,噪聲是危害治理的重點之一,特別是圓鋸機產生的噪音,它是人耳最敏感的噪聲區,對工人健康影響最大,多數木工圓鋸機空轉噪聲在90dB(A)以上。控制噪聲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木工機床本身的結構改進,二是在廠房工藝布置設計上,一定要“鬧靜分區”,將主要、常用設備集中布置在設備間,設備間建筑體的平面采用降噪結構處理,這種工藝布置不僅降噪還有利于除塵設計,對車間清潔化生產效果很好。
編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