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款紅木家居全線“脫光”、低價套現發工資救命、大紅酸枝全城“最低價”……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下半年,紅木家居零售市場一直低迷不前,進入年底裝修旺季,多個紅木家居品牌放下身段打起了價格戰,更是有知名品牌打出“低價套現發工資”的口號。
紅木家居放下身段悲情促銷
經歷了2013年年中的一波猛烈上漲行情后,紅木家居市場陷入了一年多的低迷。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紅木流通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為89.4,同比下滑19.9%,再創新低。紅木委專家指出,終端市場需求不足,導致行業生產繼續下滑。
日前,國內紅木家居知名企業連天紅在其官網打出“低價套現,發工資救命”的口號,這是其繼去年被爆出經銷商延遲交貨后首度高調宣傳。盡管有人質疑這種“揮淚大甩賣”是炒作,但對于不少紅木企業來說,生存的確是比發展更為現實和緊迫的事。記者查閱其官網發現,一套原價10000元出頭的雞翅木六件套,現價只要4800元,而其他一些普通材質的家居價格也處于“腰斬”狀態。“打折不一定能賣出去,但不打折一定賣不出去”一位業內人士說。
連天紅家居廣州奧體專賣店,門口豎著偌大的低價套現的宣傳畫,聲稱現貨和準現貨家居按原價48%發貨,紅木工藝品按原價30%出售。店面還羅列了紅酸枝、黑酸枝、緬甸花梨、非洲花梨等主流木種的甩貨價格。而盡管祭出這樣勁爆的促銷,門店還是是顧客稀少。
廣州芳村越和等紅木市場,多個紅木家居門店生意都相當冷清。一家紅木家居商戶告訴記者,從去年年7、8月份開始,紅木家居好像“突然賣不動了”,“今年開年,我們這些中山的品牌開始集體降價,而到了年底旺季也沒有一絲旺季的跡象”。一方面是大量庫存積壓,另一方面是廠家的銷售任務和資金流壓力,這些因素都迫使經銷商采取以價換量、清庫存的營銷策略。另一位紅木品牌經銷商謝先生表示,檀香紫檀、盧氏黑黃檀、交趾黃檀、大果紫檀和刺猬紫檀等價格都在下調,有的家居放了兩三年,如今價格不但沒漲,反而低于當時的進貨價。“以前我們只做高端,如今則希望吸引更多普通消費人群。”
工藝造假紅木家居流入市場
伴隨著價格戰,假冒偽劣也浮出水面。紅酸枝近年來成為紅木市場的“新寵”,而它的摻料現象非常嚴重。據紅木家居行家透露,東南亞的“花枝”、巴拿馬和墨西哥的“微凹黃檀”在材質密度、紋理以及油性上與紅酸枝接近,被大量摻進真正的紅酸枝原材料中。
除了眾所周知的材質混淆、摻料造假的情況外,工藝造假的紅木家居更讓普通消費者難以辨認。一位經營紅木家居多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經過膠磨處理的家居在品相上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一些紅木家居甚至還具有“包漿”的光澤。實際上,膠磨對家居的損害性極大,由于膠水含有大量的甲醛和苯,幾年內都無法揮發,對人體極為有害;膠水將木材的毛孔堵死后,讓水分無法揮發,時間一長,家具的穩定性會大受影響。越和紅木市場的一位紅木藏家告訴記者,膠磨家居不打蠟、不上漆,與“白茬”家居幾乎相同,使用膠磨的方法是為了掩蓋使用白皮、拼補料以及烘干不到位。而膠磨的過程非常簡單,就是在打磨的時候涂上膠水,然后用力拋光,反復操縱兩三次讓膠水滲透進家居。現在很多消費者為了檢驗材質的真假,往往會要求商家不在家居表面進行任何處理,驗貨后再打蠟或者上漆,但是有了膠磨的手法,“白茬”家居也不保險了。
而結構上的偷工減料也能減少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揭露,在榫卯結構制作上偷工減料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的原料和時間成本。例如用鉚釘代替榫卯連接,抱肩榫、插肩榫沒有“肩兒”,原本需要4~5毫米厚的支撐框架只有2毫米。這些偷工減料的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家居的使用壽命,這種紅木家居更不具備投資價值。最令人擔憂的是,由于“深埋”在家居內部,結構上的問題消費者根本無法看到,一旦家居出現問題根本無法修復,讓高價購買的紅木家居成為一堆廢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