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其人:何慧林
中國壁紙產業基地發起人
中國墻紙協會兼職副秘書長
中國壁紙商城建設者
高港高新區經發局服務業科科長
大壯是威邁壁紙的戰略顧問,此次上海展自然要去拜會威邁壁紙的孫利福老總,在談及展會現象和行業形勢的時候,孫總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打死我們墻紙企業的不一定是同行。
威邁壁紙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以前墻紙行業競爭,無非是同行之間的競爭,主要的競爭力在于產品(服務是逐漸加上去的)。墻紙廠之間不斷的投資設備,開發新品,以求得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威邁壁紙工廠的設備可以說是萬國館,一共有十二條生產線,荷蘭施托克、英國愛麥遜、臺灣佶田和光燦,國產華陽和德高、另外還有威邁引以自豪,行業首創的植絨線,寬幅達3米的PVC壁布線,多條數碼打印線還不計算在內。雖說威邁自2015年開始推行全網營銷,但大壯仍感覺威邁源于內心的好產品打市場的競爭意識。
大壯曾經在文章中列過10種主要墻面裝飾材料,墻紙人一直拿涂料作為行業競爭對手,墻布的迅速崛起應該在多數墻紙人的意料之外,但大壯目前感覺集成墻面會是墻面裝飾材料中的一塊黑馬,因為集成墻面可以把墻紙墻布集成到它的表面去。在此大壯要點贊一下我的老領導陳軍,他在2010年就預測墻紙要做成模塊化的方式來安裝才能更盛行,這不被集成吊頂行業的人用集成墻面來實現了。此次上海墻紙展看到藝龍墻布展示了布面集成墻板,讓我感受到墻布人的市場意識更為敏銳。
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盛行,已經對墻紙行業以前的流通渠道和商業模式進行全面改造和重塑。但墻紙畢竟是個小行業,在家裝行業處于配角地位。6月16號萬戶在泰州搞了個墻紙電商會,大壯應邀在會上發言,記得我提醒參會的諸位,關注裝配式建筑,關注全屋定制,關注整體軟裝,關注精裝修房等建設和消費模式的改變。這些業態的變化如何改變墻紙行業,大壯曾通俗用了“截胡”一詞來形容。墻紙墻布的市場容量應該還會增長,但你沒有順勢而為,屬于你的那些份額給隨機應變的工廠(或店家)搶走了。所以最近大壯一直呼吁墻紙墻布工廠主動抱大腿開展跨界合作,搶先與全屋定制和整體軟裝的大公司配套合作為上策。
舉個栗子,大壯年輕的時候,還流行那種緞綢面子的被子,需要自己把被面、棉胎和被里縫成一條完成的被子,印花床單一般是上海民光牌。那些緞綢被面、民光床單,質量多好,多漂亮,但現在好象見不到誰在用了。因為被套實在太方便了,有了被套誰還去縫被子?所以那些被面和床單公司就被生產四件套、六件套的那些床上用品公司干掉了。
值得提醒的是,大多數墻紙墻布公司還沉浸在原有的思維模式中,對家裝行業的趨勢變化,有的是麻木不仁,無動于衷;有的有所知覺,但不知所措。墻紙墻布行業當然也有眼光獨到的先知先覺者,他們總能領先作出決策,搶得競爭先機,在殘酷的競爭中不斷做大做強,希望你是其中的一位。
作者:何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