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一家經銷商在與北京元亨利硬木古典家居有限公司(下稱“元亨利”)簽訂的經銷代理合同到期后,為繼續謀取商業利益,在未續簽合同情況下,不僅持續三年使用“元亨利”店名,而且私下刻制元亨利公司公章、銷售章和家居LOGO印標,把非元亨利原廠生產提供的商品以“元亨利”之名大量推向市場。此舉在消費者當中引發強烈抗議并最終導致多起訴訟。元亨利曾于兩年前獲授“中國馳名商標”,在得知自身知識產權被侵害后,也將侵權者前經銷商胡敏浩、莫凱貽夫妻訴至法庭,成為紅木行業維護知識產權焦點案例。
繼2016年1月13日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后,4月9日再次開庭審理,未當庭宣判。作為家居行業引眾矚目的焦點,此案帶來了諸多啟示:被侵權方該如何維權?由此引發消費者案中案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如何在行業大背景下看待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筆者日前采訪了多名與此案相關的當事方、律師、專家學者和業界權威人士,還原案情,以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推動家居行業誠信建設。
前經銷商胡敏浩、莫凱貽侵害元亨利知識產權案例介紹
2015年10月9日,在北京公司值班的元亨利員工張女士接到來自江蘇江陰的一個電話,對方自稱姓陸,曾在常州某家居賣場內“元亨利專賣店”買過兩套紅木圈椅,曾預付了定金,但貨到后發現家居款式與工藝跟最初在專賣店看到的原品相差甚遠,主要是拼補太多、雕花呆板、LOGO字體走形,扶手甚至有開裂。因為常州元亨利專賣店未能解決,他特意致電北京元亨利總部,請求幫助。
張女士做了情況記錄后立刻上報公司高層。元亨利非常重視,當天即派出廠里老技工起程趕往陸先生家。對家居的制作情況和LOGO仔細察看后,確認陸先生所買家居非北京元亨利公司生產制作。
據元亨利法務部負責人反映,近3年來,元亨利總部售后服務中心經常接到類似投訴電話,歸類整理后,所有疑點均指向位于江蘇常州武進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環路68號的紅星美凱龍家居賣場內的“元亨利專賣店”。后經元亨利公司實地調查,委托律師取證,并向常州工商局舉報,最終查清這是一起“前經銷商胡敏浩、莫凱貽夫妻在授權到期后繼續在常州紅星美凱龍賣場擅自使用元亨利商標的惡性消費侵權事件——包括擅自將從其他渠道弄來的家居打上假元亨利LOGO,假冒成元亨利的家居違規出售、私刻元亨利銷售合同章用于蒙騙坑害消費者等”。
被告涉嫌侵權的店鋪已被查封
“我們跟紅星美凱龍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也不錯,這件事的發生讓人有些不可思議,也覺得非常遺憾。”中國家居協會傳統家居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元亨利董事長楊波提到這一侵權事件時說。“這是前經銷商涉嫌了違法行為,希望不要影響到大家和紅星美凱龍方面的合作。”另據元亨利一位銷售人員回憶,2010年9月,他曾代表公司與江蘇常州的胡敏浩、莫凱貽夫婦簽訂協議,授權他們在當地銷售“元亨利通”家居,合同期限是一年,在 2011年9月30日已經結束。但現在看來,自協議結束迄今,胡敏浩、莫凱貽一直在非法使用“元亨利”商標從事商業營利。
據元亨利代理律師、北京豪龍利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齊曉蘇介紹,商標權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權。在侵害品牌企業所屬的“中國馳名商標”后,胡敏浩、莫凱貽的假冒品牌產品屢次遭人投訴,讓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同時又對元亨利造成直接的知識產權損害。2015年11月23日,元亨利就“胡敏浩、莫凱貽夫婦”的侵權行為向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索賠300萬人民幣。目前此案已開庭兩次,庭審中侵權方對涉嫌侵權行為供認不諱。
侵權引發“案中案” 消費者起訴胡敏浩、莫凱貽
胡敏浩、莫凱貽夫婦涉嫌惡劣侵權行為,也引發了消費者的多起訴訟。來自江蘇無錫的消費者宋曉剛非常氣憤地講述了他“被胡敏浩、莫凱貽欺詐”并侵害知情權的經過:
“我很喜歡紅木家居,有著深厚情結,對元亨利品牌早有耳聞,幾年前,為了買到元亨利家居,我在百度地圖上搜索,了解到離無錫最近的元亨利家居專賣店在江蘇常州武進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環路68號的紅星美凱龍家居賣場,由此我便認識了元亨利前經銷商胡敏浩、莫凱貽夫婦。有一次,我還曾到北京元亨利總部參觀,廠里美輪美奐的家居第一印象就讓我怦然心動。后來,我就陸續跟常州元亨利店簽合同,預訂了價值約135萬元的元亨利紅木家居,包括清式餐桌、沙發、椅子等。可后來胡敏浩把第一批家居清式餐桌送來后,我發現不是我在元亨利總部看到過的家居。胡敏浩表示,之前我看到的餐桌已經賣出去了。但他的解釋并沒打消我的疑慮,我覺得他送來的家居缺乏元亨利家居獨有的神韻,由于工作繁忙,此事也就暫時擱淺了。”
“此后,我又一次去了北京元亨利總部,卻發現我之前看到的清式餐桌系列產品款式還在。當初我看中后貼過一個標簽——那標簽仍在上面!這次讓我對胡敏浩產生了懷疑,但是因為對元亨利品牌的信賴與喜愛,我又預訂了一些家居。怕有閃失,我跟胡敏浩簽訂了一份補充協議,其中有一條是保證他最后出售給我的家居是元亨利的產品。胡敏浩也承諾給我把清式餐桌進行調換。不過后來所發生的事情證明,胡敏浩的承諾是空頭支票,不僅餐桌沒給我調換,而且陸續送到的家居越來越不靠譜,跟我看到的元亨利家居差距越來越大。最后東窗事發——他涉嫌侵權元亨利事情敗露,被媒體報道,我找上門時,才了解到胡敏浩給我送的貨實際上是他從別的小廠搞來的低價偽劣產品,以此冒充元亨利產品,謀取暴利。而且根據從元亨利總部的了解,他跟我簽合同的章,也是私刻元亨利的銷售合同章。”
“憤怒之下,我明確告訴胡敏浩、莫凱貽夫婦,若不處理好,一定要去法院起訴他們。莫凱貽又給我打悲情牌,痛哭流涕,訴說如家庭困難、胡敏浩老娘病重等。后來從其他渠道得知,根本不存在這些情況。可能是怕吃官司,有人竟然潛到我平時不住人只放家居的地方,把上面印有元亨利LOGO全部抹掉了。不過他們漏掉了一個鐵證——有一把放置在其他地方的圈椅上面的仿印元亨利LOGO仍然完好無存,我發現后報了警。除了我和家人,只有胡敏浩夫婦和他們公司送家居的人到過我的家居存放處。”
“為維護我的合法權益,2015年12月,我委托律師向法院起訴了位于常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東環路68號的紅星美凱龍家居賣場及胡敏浩、莫凱貽夫婦。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知假售假者要求退一賠三。”
從消費者宋曉剛的案例,可以看到元亨利被侵權的嚴重程度。筆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還有數名消費者,如上海的丁建平、江蘇的方女士、陳先生等,都準備通過法律維權。
將打擊侵權進行到底 家居行業任重而道遠
筆者了解到,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是長期困擾家居行業發展的問題。以前出現過為數不少的侵權案件,如2012年在雙葉家居訴一統家居的侵權案,法院最終判決一統家居賠償雙葉家居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支出共370萬元。相似的事件還有2012年9月北京依諾維紳家居有限公司指控麥斯得爾多款型號產品涉嫌抄襲;2013年3月,榮麟世佳與深圳市耀華宜家家居就部分產品涉嫌侵權發生爭議;2013年下半年,廣東羅浮宮家居先后對浙江溫州、臺州家居企業山寨羅浮宮的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2014年11月19日,百強家居對一統、宣毅、東升3家企業涉嫌侵權向中國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索賠一億元人民幣。以上所列僅是近年來家居行業眾多專利糾紛中的冰山一角,它反映了我國家居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存在的漏洞。
就元亨利家居商標知識產權被侵害案例,中國家居協會朱長嶺理事長在接受采訪時代表協會表態:“首先,必須堅決反對侵權做法,部分經營者企圖坐享其成,侵害知名品牌權益是不道德、不誠信的行徑,應即停止侵權。其次,協會在譴責侵權行為的同時,支持被侵權品牌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并索賠。第三、侵權行為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侵害的,應經由一定手段給予補償。應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第四,家居行業此類侵權近年有所減少,但紅木家居比較特殊,與其他家居種類都不同,全行業應由此舉一反三,引以為鑒。大家來共同抵制反對侵權做法,提倡誠信經營,加大企業創新力度,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同時希望消費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費,智慧消費。也希望媒體做好監督工作。”
商標專用權如同個人的姓名權一樣神圣不可侵犯。日前,在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主辦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上,多位法學專家建議,應從市場價值角度估算知識產權案賠償數額,對惡意侵權和反復侵權者,適用懲罰性損害賠償,以兩倍或三倍賠償數額,防止繼續從事侵權活動。
“作為前經銷商,胡敏浩、莫凱貽夫婦在結束合作后,私用元亨利商標、私刻元亨利公章,將自己從其他渠道弄來的偽劣產品假冒元亨利的產品出售,這種極易造成消費者誤認和混淆的傍名牌現象,不但嚴重侵害了元亨利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直接影響到市場經濟的良性有序發展。”接受采訪時,中國家居協會主席團主席、元亨利董事長楊波表示,元亨利被侵權案已經遠遠超出了元亨利作為一個企業和品牌的維權意義,而是給了全行業一次警醒和啟示:大家要一起行動起來,遏制類似違法現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家居行業知識產權,推進中國家居行業誠信建設,這也正是元亨利打此場官司的目的。楊波呼吁,相關執法部門與司法部門應該加強加大對家居行業知識產權侵權違法亂象的監管、打擊力度與處罰力度,以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的公平和正義。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