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短信是當今許多人的交際方式。除了實用的內容外,朋友間還經常轉發些段子,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碰到某些問題,把這些短息連結起來讀一讀,有時還很深刻。
公先生是位律師,高大帥氣,談吐不凡,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他發的段子常常針砭時弊,現實感很強。如最近中央電視臺揭露了某些不良企業用廢舊皮料制成食用產品事件后,他發來的段子說:“有一對皮鞋十分恩愛,一次意外它們失散了。時隔幾年后,他們又在主人的腸胃里相遇了——其中一只成了酸奶,另一只成了膠囊。主人夢知此事,十分傷感,賦《江城子》一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兩只腳丫,與誰話悲涼。縱使相逢應不識,老酸奶,毒膠囊。夜來幽夢忽還鄉,紅皮鞋,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煉膠廠!
真先生是位企業家,碩大的腦袋總是把頭發剃得锃亮,與其產品品牌一樣成為行業風景線。他很忙,忙里偷閑琢磨出的段子言簡意賅。如,“這世上騙子太多,傻子卻不夠用了”;“失敗了不怕,關鍵看是不是成功他媽”;“這個世界還有骯臟的地方,但不應該成為讓自己骯臟的理由;這個世界還有丑惡的人,但不應該成為讓自己丑惡的借口”;你可以在某些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時間欺騙某些人,但你絕不可能在所有時間里欺騙所有的人”;“在方向錯了的時候,停止就是進步”;“攀登珠峰,上山包括站在地球之巔是過程,安全下山才叫成功”。
程先生身出豪門,名校畢業,卻喜歡在社會底層打拼,但言談舉止仍透露出卓爾不群的氣質。他的段子喜歡從外國啟示人。如:一位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把手機丟了,在校園各處貼出尋物啟事。第二天,一個美國學生把手機送了過來。中國學生為了表達謝意,要請人家吃飯,美國學生平靜的說:“不必了,這手機本來就是你的,還給你是應該的。”可是第三天,中國學生收到校方送來的一張罰單,原因是他亂貼尋物啟事,弄臟了墻壁。讓他驚訝的是,揭發的竟是還他手機的美國學生。他事后碰到那位美國學生問其緣由,對方聳聳肩說“我把手機還給你是出于公德;揭發你的不文明作為,也是公德,僅此而已。”
瑜女士年近60歲,但看上去十分年輕,渾身散發出旺盛活力,依舊讓小伙子們著迷。可終究年齡不饒人,她發出的段子總帶著一抹夕陽的色彩。如,“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鐵一號線:途經國貿大廈,總羨慕繁華;途徑天安門廣場,幻想權力;途經金融街,夢想發財;經過公主墳,奢求家族榮華富貴;經過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這時有個聲音飄然入耳:乘客您好,八寶山快到了。頓時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一次單位加班,直到夜里十點種才吃晚飯。席間除我之外,盡是幾位剛做父母或即將婚配的年輕人。裹腹期間,不知誰說了這樣一個段子:一家人圍桌吃飯,母親端上一盤蘋果。上幼兒園的兒子二話不說,抓起最大的蘋果就咬了一口。爺爺奶奶面面相覷,爸爸媽媽側目而視。這時里聽小孩嫩聲奶氣地說,“老師說,要把最大最甜的蘋果孝敬給長輩——我先替爺爺奶奶嘗嘗甜不甜。”——母親把孩子擁入懷中,奶奶眼里泛出淚花……
(作者現任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執行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