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3年來,定制類產品的銷售額逐步上升,并且自2015年以來全國各店都非常重視定制類產 品的經營。2014年定制家具銷售額為19.2億元,2015年銷售額22.9億元,同比上升19.3%;2016年上半年銷售額28.9億元,同比上升 26.2%。
房價居高不下,如何充分高效利用好小戶型空間?從櫥柜、衣柜、客廳到臥室,成品家具風格難一致,已經無法滿足裝修個性化、統一化的訴求。而定制家具既符合80、90后新生代消費群體崇尚個性的要求,還能夠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因此成了家居行業新的增長點。
在由北京家居行業協會主辦、新浪家居協辦的定制家居高峰論壇上,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常 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向我們透露了一組來自居然之家的樣本數據:近3年來,定制類產品的銷售額逐步上升,并且自2015年以來全國各店都非常重視定制類產 品的經營。2014年定制家具銷售額為19.2億元,2015年銷售額22.9億元,同比上升19.3%;2016年上半年銷售額28.9億元,同比上升 26.2%。
(從上到下 從左往右依次為)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飛美家具總經理周凱軍、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新浪家居總經理魏曉飛、康潔家居董事長王占府、KD整體家居總經理嚴紅、業之峰董事長張鈞、新浪家居全國總編戴蓓
從數據可以看出,“定制”已經成家居行業一股不可忽視的風 潮,曾經只是個“綠葉”的細分行業,如今儼然有與“紅花”爭艷之勢。在今年7月的廣州建博會上,有7成以上的企業都打出了定制牌,甚至不少業內人士稱“不 做定制不賣貨”。那么,定制家居到底是真火還是虛火?對企業來說,個性化與規模化的魚與熊掌又是否可以兼得?
非定制不賣貨 消費需求催熱行業
消費需求是定制行業火爆最根本的原因。飛美家具總經理周凱軍直言,目前的市場,不做定制不賣貨是種現象。康潔家居董事長王占府的比喻則非常形象:“消費者獲得了指揮棒,再大咖的企業也要服從才能有演奏的資格。”
康潔順應市場需求從櫥柜定制延伸至全屋整體家居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也做了一個“衣服”的比喻,害怕“撞衫”的不只有女人的衣服,還有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家居消費者。張鈞認為,定制提高了房屋的使用效率,滿 足了個性化的需求,而且如今的定制家居產品線豐富,價格合理,這些都是推動的因素。“越是高端的客戶對于定制的需求越高。”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認為越是高端客戶對定制的需求越高
劉晨認為,80、90后如今成為家居建材的主要消費群體,個性化的產品和新穎的設計受到這部分消費者的青睞,在不久將來,定制類產品或將成為家居建材行業的主流。
個性化與規模化 魚與熊掌之爭
個性化和規模化始終是定制行業的一個爭論。KD整體家居總經理嚴紅對此深有苦衷,KD從最初的一扇推拉門到如今的實木全屋定制,一直堅持滿足個性化的定制需 求,然而卻很難實現規模化。王占府也認為,“你要滿足消費者這種需要的時候你就不可能有量,因為人工成本是很高的,但是只有滿足消費者這種定制的需求,不 管是產品還是服務,才是真正符合消費者利益。”
KD整體家居始終專注實木高端領域的定制服務
飛美家具以定制起家,周凱軍則認為,板式家具定制實現個性化的批量生產并不難。“從2009年開始,飛美家具從設備、軟件等就完全按照定制需求,做大規模化生產。周凱軍認為,一套成熟的軟件和硬件系統足以支撐定制家具企業省料、省時、批量化地生產個性化產品。飛美一直堅持使用愛格板,在環保上絕不含糊。
飛美以定制家具起家,設備、軟件等完全按照定制需求,做大規模化生產
究竟是滿足大眾消費做規模化定制、還是滿足高端小眾人群的定制?在目前的狀況下,劉晨認為:“定制家居品牌應該堅持細分人群,差異化發展,這才能做出企業的特色。設計是定制的根本,未來設計資源可能會成為各個品牌爭奪最重要的資源。
群雄逐鹿 家裝公司也有定制基因?
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認為目前定制行業有三個“癥結”,這也給了家裝公司做定制的契機。一是先買家具還是先裝修?二是裝修和家具的風格怎樣才能統一?三是家裝后甲醛超標,到底是家具還是裝修惹的禍?其實這些消費者的尷尬也是家居行業大佬們的一把辛酸淚。
實創裝飾近期推出的完美家裝含硬裝、軟裝和定制家具
“到底誰來做定制家具基因最純正,傳統的櫥柜、衣柜,還是傳統的家具企業來做,其實我們分析后認為,裝修公司做全屋定制有它先天的基因在”。孫威說,以前做裝 修都要現場打柜子,這應該是定制家具的前身。如今定制行業也已經進入工業4.0階段,標準化、信息化、大批量定制。但是還面臨一些問題,比如環保標準、定 制的時間流程、定制品類的延伸等等。
誰將勝出?定制考驗品牌軟硬實力
別看這幾年定制在行業里炒得沸沸揚揚,但定制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消費者對于定制的需求本質又是什么?很多人都迷失了。嚴紅認為,盡管定制家居如火如荼,然而 很多消費者依然覺得買不到東西。定制必須要回到原點本身,解決根本問題才行。功能性、實用性、設計感才是定制行業發展的前提。
此外,在整個定制家居行業,目前仍然沒有出現“巨無霸”企業能夠定義整個行業。新浪家居的總經理魏曉飛認為這是行業發展方向尚不明了的主要因素:“目前行業內各個品牌都在搶奪定制的陣 地。但到今天為止,還缺少一些領軍的企業。領軍意味著行業標準化的標桿,當定制的概念能夠被某些企業所詮釋,發展的方向就能被確定。”
劉晨認為,由于定制類產品的復雜性,從生產、銷售到售后服務等環節都在考驗各品牌的軟硬實力,在目前復雜多變的行業環境下,是否能夠把握住定制類產品的機遇,成為各企業在未來行業中所競爭的方向。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