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下家裝行業來看,今年發展勢頭迅猛的互聯網家裝企業與傳統家裝公司對戰日趨激烈。傳統家裝企業認為互聯網家裝并沒有真正實現互聯網化,更多的是充當中介;而互聯網家裝則認為傳統家裝市場存在灰色地帶。那么,家裝市場這兩大陣營,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互聯網家裝:利用互聯網做營銷
2015年以來,互聯網家裝公司挑起的價格戰,激怒了一些傳統家裝企業。他們認為這些互聯網家裝公司,沒有真正做到嚴格意義上的零增項、短工期,反而把消費者的關注點引導至價格,可家裝真正的短板明明是效率和服務。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認為,在衣、食、住、行等眾多消費中,家裝是最復雜的,也是極體現個性的消費。“互聯網家裝被過分神話,把這個行業的方向都帶偏了。”
東易日盛裝飾集團董事長陳輝則認為,互聯網家裝是一個偽命題。“家裝的本質就是家裝,而不是互聯網。因為你在線下干活,你的設計、產品、管理都在線下。在陳輝看來,互聯網意味著在線上建立拓客的能力。”在博洛尼CEO蔡明看來,按平米報價的就是互聯網家裝。“所謂的互聯網家裝分兩類,一類是利用互聯網做營銷的,另一類是改變物種,做跟以前不一樣的形態。”
傳統家裝:存在灰色地帶
對于傳統家裝企業,一些互聯網家裝公司認為他們是“行業野蠻生長時期的既得利益受益者”,傳統家裝市場存在灰色地帶。有業內人士解釋,因為二者的發展路徑恰恰相反。“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先做好自己,再靠資本積累做大市場份額。但互聯網企業往往一開始便迅速擴張,力爭成為行業寡頭。”
“家裝行業是工程服務業,還是一個低頻高貨值的行業。但是互聯網業卻是高頻低貨值,像滴滴打車、易代駕這種,容易獲得滿意感。”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表示,“踏踏實實做事的同時,把自己的公司商務電子化,包括集客能力、新媒體傳播能力、大數據的運營能力等方面。”
勤練內功是制勝關鍵
“從售前、售中再到售后,家裝行業的痛點多且分散。但目前來看,并不存在某種模式可以一次性解決全部痛點。”有業內人士表示,不管什么模式,線上或是線下,如果不從根本上改善消費者的體驗、提升線下服務的效率,都將是曇花一現。互聯網是大勢所趨,利用互聯網思維做傳統家裝該做的事情,利用互聯網的思路來管理企業,經營龐大的、細分的產業鏈,讓自身做大、做好、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