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價格戰為不少衣柜企業帶來了福利,但是,隨著衣柜行業發展日趨成熟、消費者日趨理性,價格戰引發的一系列并發癥開始凸顯,倘若衣柜企業不加以重視,很可能會演變成“大病”.在行業洗牌浪潮加速到來的背景下,優勝劣汰將在衣柜市場不斷上演,衣柜企業應緊抓治療黃金期。
衣柜市場陷入惡性競爭怪圈
有人指出,價格戰未打響之前,整個衣柜市場是處于平穩的狀態。然后一旦出現采取價格戰的企業,那么有可能會出現蝴蝶效應,即大部分的企業也開始采取價格戰的模式。因為有的企業看到采取價格戰的企業在短時間取得了很大的利潤,于是他們就將這樣的辦法看做是營銷制勝的法寶。其實,如果價格戰一旦打響了,不僅會擾亂整個衣柜市場的秩序,還會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發展。
衣柜行業雖然有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但由于市場競爭壓力大,出現了很多行業亂象情況影響著行業的正常健康發展。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是整個同行都在考慮的問題。就目前來講,在節假日開展一些促銷活動是一種經常見到的銷售方式,但是衣柜企業應該把握好這種銷售方式的定義。如果說,企業是為了增加營業額而采取的促銷方式,那么只會對整個行業產生惡性競爭。但是企業的出發點確確實實是為了回報客戶,那么這才是真正好的方式。
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面臨考驗
衣柜企業之間拼價格,在降低價格的同時,勢必要考慮生產成本。因此,企業在保證利潤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會壓縮成本。另外,當企業選擇了價格戰之后,其重心對服務的投入相對應的會有所減少,有的企業可能會認為只要把產品賣出去就行了,售后服務不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什么衣柜行業時不時會傳出關于消費者投訴的聲音。
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對產品的要求愈發嚴格,除了看重產品質量以外,企業的售后服務也備受關注。價格戰引發成本下降導致產品的質量以及服務很難得到保障,容易形成一系列連鎖反應,進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也就會使衣柜企業陷入泥沼,不可自拔。
總的來說,價格戰終究只能幫助衣柜企業擺脫短暫的危機,相反,它所引發的并發癥可能會讓衣柜企業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衣柜企業在行業洗牌這一黃金治療期,應回歸產品、服務等本質上的競爭,這才是衣柜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王道。
編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