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風潮席卷各行各業,衣柜行業紛紛抓緊機會踏上電商之路。但由于衣柜行業屬于傳統行業,電商之路還有待進一步探索,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不少衣柜企業踩中“雷區”,阻礙發展。衣柜企業應該及時看清雷區所在,避免“中招”。
雷區一:線下轉線上生搬硬套
不少衣柜企業負責人因為習慣了做加法,所以完全沒有了減法意識。因為線下實體零售店的成功經驗根深蒂固,所以轉到線上做電商也是貪大求全,幾乎是完整的將線下的零售業態轉移到線上。這樣的電商產品又能給用戶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雷區二:以為有錢就能穩拿電商
錢是個好東西,能招來頂尖的人才,也能吸引來優質的資源,但是當把這些必要條件組合到一起的時候卻不是成就電商的充分條件。這點在萬達電商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騰訊與百度也正式宣布斥重資入股萬達電商,但是依舊逃不過其CEO兩度易帥,開出了800萬的年薪仍無人敢問津。很多衣柜企業也在發展電商,但是由于技術、運營等原因導致擱淺,足以證明錢不是萬能的,電商也不是有錢就行。
雷區三:缺乏合伙人意識
沒有合伙人只有打工者應該是最直擊要害的一點了。以前是資本雇傭勞動力的時代,而當前則是人才雇傭資本的時代。對于傳統衣柜企業負責人而言,早已習慣了雇傭與被雇用的關系,而鮮有尋找合伙人的意識。于是,在傳統的雇傭關系下,管理層大多是扮演的職業經理人的角色,一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本,從而忽略了自身企業的長期發展。所以,建立健全利益共享的股權結構應該是傳統衣柜企業轉型過程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雷區四:企業負責人太“多手”
為什么用高薪招來團隊會一一離去呢?一是衣柜企業負責人急功近利,不缺錢缺耐心,總想著快速出成果,一口氣吃成胖子,完全不顧電商發展規律。再加之傳統的管理思維與企業文化下,衣柜企業負責人喜歡掌控一切的感覺,于是總會不自覺的越界,凡事眼皮底下的事情忍不住要插手一下,久而久之不但打破了高管們原來的發展規劃,更是打擊了管理層的熱情,從此得過且過了。
電商從出世到如今,一直“高燒不退”,但當電商落到實處的時候,很多衣柜企業的具體操作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只有盡量避免走進雷區,不斷完善自身,才能讓衣柜企業在電商之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