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二字已經悄然來臨,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家裝大佬們都已經摩拳擦掌做好了準備,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中有一盤菜在新年中不但沒有因為競爭而讓大家另辟蹊徑,反而引得大家你爭我奪,逐漸成為新年主菜,這就是目備受矚目的整體衣柜市場。這盤新年大餐如何吃,怎么才能吃得多吃得下就要看各位的胃動力了。
整體衣柜目前占有率低潛力巨大
整體衣柜進入中國家庭至今不過十年左右時間,而目前國內的整體衣柜企業主要集中于廣東、北京、上海、成都四大區域,這幾大區域在設計、服務、管理等方面引領著國內整體衣柜行業的發展。
市場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中,整體衣柜擁有率僅有6.8%,但令人欣喜的是,約有29%的城市居民家庭表示,將在今后3年至5年內購買安置整體衣柜。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將有2900萬套整體衣柜家具的市場容量,平均每年580萬套,若按平均每套3萬元、衣柜占其中費用60%的比例計算,每年僅衣柜就有4000億元的市場空間。
整體衣柜三大優勢 符合消費者消費趨勢
整體衣柜又叫做定制衣柜,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按照消費者的收納理念和想法對自己的衣柜進行量身打造。不僅可以節省室內空間還時尚美觀有現代氣息。衣柜可以凹入墻內,里面可以切割成掛衣空間、擺放空間,頂部空間等供不同物品擺放。通過衣柜推拉門色調的選擇,做到整體衣柜與家具的一體化,使得整個居室的裝修渾然一體。在80后日益成為消費主體的市場局面下,整體衣柜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推動了家居個性化的發展,也帶動了家裝文化的興起。
隨著消費者對家裝要求的不斷提升,個人的健康更大程度的被提上了裝修日程,因此時下對家居行業的要求除了品質就是環保。目前市面上的傳統家具采用的基材大多是木芯板、飾面板,在環保上很難達標,而整體衣柜多采用的是環保E0級三聚氰氨板,拒絕采用含甲醇較高的膠水和油漆,其紋路清晰、防潮、抗變形、耐磨強、環保性高。
具有創意是每個企業不斷追求,也是每個消費者對生活品質崇尚的。歐洲的許多國家早就已經將創意家居帶進了家庭的各個角落,巴黎家居博覽會每次都是創意家居閃亮登場的舞臺,而中國整體衣柜的出現和興起大大推動了各企業創新思想的萌發,也在文化上引領了創意消費的熱潮,相信未來家居界的關鍵詞不再僅是功能,更是一種文化。
整體衣柜市場底氣不足 需要亡羊補牢
新興領域的發展勢必要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和修煉才能日趨成熟,整體衣柜也是如此,進入到中國市場才短短十年,雖有潛力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目前市場面臨的“杯具”。不少企業在爭奪這塊大蛋糕的時候都出現了各自的問題和瓶頸,看來這塊蛋糕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
產品認知度低。中國整體衣柜市場與傳統實木家具或是整體廚柜相比,產品認知度比較低,目前聽說過整體衣柜的家庭僅占少數,擁有率僅有6.8%。另外在宣傳力度上僅局限于網絡和家居類型雜志,電視上我們幾乎看不到整體衣柜的影子。
產品雷同度高。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家居產品模仿雷同的情況非常嚴重,這也就是家居行業中知名品牌不多的原因。整體衣柜進入中國時間更短,作為一種舶來思想,帶有中國風格和企業各自特色的產品少之又少,抄襲國外風格居多,企業沒有下力度花精力放在創新設計上。
生產效率低下。目前的生產模式阻礙了整體衣柜發展,定制衣柜因為是訂單式產品,因此產品必須在顧客下好訂單后才能投入生產,經過一系列的復雜加工才能交貨,與成品衣柜相比時間周期要長很多,造成效率低下的情況。
戶型尺寸不給力。隨著戶型的豐富性,小戶型日益成為消費者選擇的目標,這也成為了整體衣柜不能完全展現其魅力和功能的一大局限,不少消費者雖然很想趕新潮,但是錢包羞澀也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行業規范性差。整體衣柜市場潛力巨大,引來不少企業涌入,競爭立即出現,但是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競爭帶來的不是市場發展反而出現了不良反應。各企業為了盡快搶占市場份額,采用質量低下的木材降低成本,并且僅注重量而忽略質,導致成品質量不高。由于消費者對整體衣柜認知度不高,企業之間打起了價格戰,紛紛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是低價超過了企業自身的負荷,不少已經敗下陣來,市場規范性還很欠缺。
欲分一杯羹企業還需對癥下藥
面對整體衣柜市場的巨大誘惑力,企業更需要針對市場發出的信號做出戰略性的調整,而不能一味的跟風。首先就是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從材料的選擇到產品生產線的嚴格把關都需要企業精心去完成,因為有了產品的高質量,企業的產品品牌才能樹立,才能做大做強。其次就是要在保證其質量的同時逐步推陳出新,將創新提上發展路上的指標,因為在競爭的過程中,質量與服務或許不能拉開企業之間的距離,但是創造性的思維以及創意的產品就一定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使企業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再次利用新的生產方法和流程技術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抓住了時間就是抓住了市場,保證了質量和創新之后加大量的產出才能搶占市場份額,那么在生產過程中就要將科技加入到生產中,不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后就是建立健全的市場規范體系。一個市場能夠順暢的運營除了各個企業的自律以外還需要一個規范來要求市場,這樣消費者才有保障,出了問題也能有理可循。
編輯: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