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臨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和國內經濟下行的新常態,木門行業一改過去的高速發展,也由去年下半年開始從急速擴張狀態轉入收縮期。隨著消費者的認知的提高,價格戰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木門企業不應該寄希望于促銷活動,應注重產品的附加值。
價格戰曾是市場催熱劑
現代的價格戰,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從電視產品率先蔓延開來的一種營銷手段。伴隨著價格戰,大多是犧牲利潤甚至低于成本的促銷,甚至有人說是自毀行業的一種低端的市場策略。無論業內對于價格戰有何等看法,但當年的效果卻是十分顯著的,在每次在市場束手無策時,價格戰總是能充當急先鋒,成為木門企業甚至是全行業內,最有效最直接的催熱劑,但現在要打的是品牌戰,作為所有木門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契機。
木門的增量已大大過剩
我們用經濟學理論的角度去看,價格對于市場供需變化的直接影響和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但多年來的價格戰,門窗企業忽略了一個背景,那就是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的關系。
總理在兩會中曾8次提到互聯網,可以看出在互聯網經濟大量沖擊著實體經濟,其實價格戰早已成為一種常態,低價似乎成為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而長期的低價已經讓目前門窗的增量市場處于飽和狀態,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消失。
企業應提升產品附加值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增量市場已經無利可圖,木門企業將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存量市場的問題上。現如今,想找到下滑的原因不能從價格上研究,因為存量市場的飽和,使得價格再低,對于消費者而言,也很難去因為低價而去換掉手里的舊產品。
一直以來,品牌和產品都是一個企業贏得市場出奇制勝的砝碼,尤其是對于木門這樣一種特殊產品。由于它不同于普通的消費品,目前來說市場售價比較高,這個因素也決定了它的市場占有率會面臨弱勢。動輒上萬甚至是十幾萬的一套系統,如果不是有一定資本積累的“財主”,是根本承受不起這種高昂消費的。當然,這只是目前木門市場的現狀,未來的木門,更有可能會以普通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進入千家萬戶。
所以,作為木門企業,要想從百家爭鳴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就一定要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靠品牌和產品來占領優勢,而不要一味的靠價格來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