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新紀錄令人頻頻咋舌。在眾多木門企業年利潤不過千萬元的市場空間里,這些數據是2015年天貓“雙十一”部分木門品牌一天的銷售額。雖然家具業算不上天貓銷售的主力軍,但雙十一木門企業的表現。著實為木門行業爭了一口氣,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電商+店商”模式已成木門行業發展新趨勢。
一、圍困之下電商的逆襲
“幾家歡喜幾家愁”正是2015年木門市場的真實寫照。受宏觀環境影響,傳統木門企業線下店商營銷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除個別企業有一定增長外,中國木門行業總體業績平平,隨著競爭的加劇,各方力量營銷主力交織在“剛需”的爭搶上,營銷過度,促銷過剩,將整個木門行業推向不促不銷的困境;另一方面,線上電商勢頭火熱。但從行業數據分析來看,電商對于整個傳統木門建材而言,遠未傷及皮毛。
二、木門企業電商發展藍圖
在全民網購的時代,不少木門賣場的銷售模式弊端已凸顯,解決問題關鍵是回歸木門銷售的本質,讓客人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出,能真實體驗,同時進一步簡化交易過程。于是,“電商+店商”模式應運而生。電商作為一種虛擬交易的平臺,市場無限大,不僅解決了線下交易的各種繁瑣問題,還擴大了木門企業與各地域的合作關系。然而,木門畢竟屬于非標準產品,僅從產品介紹看不出它的舒適程度以及真實質感,購前體驗至為重要。所以,在未來線下渠道和電商渠道的融合將成主流。
對于電商,多數木門企業都呈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一是佯裝不知、充耳不聞;二是被動跟風、人云亦云;三是主動出擊,為我所用。也許有人會問,網店開得好了,實體店是不是就不要了呢?對這個思考最深的恐怕是那些從未有實體店完全依靠淘寶平臺成長起來的銷售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一家服裝品牌店在完全通過淘寶實現了從無到有快速成長之后,選擇了在多個三四線城市開設實體店,以補足網銷滲透率不足的短板。
其實,店商和電商的邊界正在模糊,許多從事傳統木門零售業的商家紛紛入駐天貓,網銷不但沒有打擊到這些傳統零售商,反而幫助他們實現了銷量的新飛躍,也正是通過多年實體店建立的品牌效應,才讓這些商家在網銷平臺上快速爆發,實體店更成為網上銷售時信譽的保證。
編輯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