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現在什么木門最火熱,當然是定制木門,經濟高速發展后,人們不在被模板化木門滿足,更加偏向定制化,在消費者眼中,然而,收費標準不一、生產技術有待提高等問題的存在,使得部分定制木門企業發展之路頗為坎坷。面對定制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企業破解價格、技術難題是王道。
定制木門生產技術待提高
如果想要非標準木門,普通木門廠商也可以對木門進行改制。而定制木門則依靠軟件設計,直接生產出符合消費者要求尺寸的板子,并按照設計在制作的同時進行打孔,這樣生產出的板子不需要經過改制,直接組裝即可。另外,定制木門商往往事先安排設計師上門測量,消費者可向設計師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請設計師設計。
然而,在如今的定制家居市場中,部分商家一味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全然不顧此種行為會帶來的后果。此外,還有一些商家雖然打著定制的招牌,卻沒有專業的設計師,尤其是在低端家居市場,一些商家名義上是在經營定制家居,實則卻是在銷售木工制作的一些劣質產品,此類產品不僅缺乏設計感,質量與售后服務也均無保障。
定制木門收費標準不一
普通木門往往有統一定價,需要改制的木門根據不同商家往往收取一定比例的改制費或材料費,定制木門的計價一種是按木門的展開面積計價,一種是按木門的投影面積計價。按定制木門的展開面積計價是按照消費者定制木門的實際使用板材面積計價,需要注意的是按照這樣的方式計價,消費者可以享有充分的定制自由,比如定制的木門含有多個抽屜等;而按照投影面積計算的意思是按照所定制的木門的長度與高度的乘積再乘以商家給出的該木門的平方米單價計算得出。
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定制木門的市場價格體系較為混亂,相同用料定制的產品在不同商家之間的每平方米價差可相差10倍,即便是同一商家所售的同等材質產品,定制與非定制的價格也相差不少。此外,不少商家在收取材料費、安裝費等常規費用后還要加收“非標費”“體驗費”等額外費用,這讓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后大呼“傷不起”。
在消費者已經厭倦千篇一律的木板式木門時,定制木門應運而生。可是市場準入時期,市場的混亂勢必是造成行業口碑下降。對于木門市場,及早規范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