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不愿意掙大錢,但是在木門市場上卻出現一種怪現象,大部分的經銷商都不太愿意把生意做得很大。明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他們就是不增加員工,不拓展渠道和區域,不增加終端鋪市覆蓋,究竟為何?下面一起來探討下。
業績提升運營成本也需同步
從廠家的角度算來,銷量提升必然會帶來利潤的提升,賣的多肯定賺的多,其實這個算法在經銷商這不成立。因為這銷量的提升,對整體毛利肯定有同步的提升作用,但這做生意,最后要的是凈利,毛利的提升不代表凈利的同步提升。
這里面還有個成本的問題在里面,業績若是要提升,這經營成本肯定是要同步提升的。但是,由于國內私營經銷商公司的內部管理水平普遍較差,這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成本控制能力,在缺乏足夠成本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提升銷量,成本馬上就會上升,而且,這成本上升的速度往往會超過毛利提升的速度,到最后,往往會出現業績年年上升,但凈利卻在年年下降的情況出來。在缺乏足夠的成本控制能力之前,提升業績,對經銷商老板的實質性收入并沒什么好處。
前期投入的風險與后期收益
這提升銷量不是表個決心就行了,而是要實實在在的進行前期投入,例如增加人員,增加車輛,增加對市場的各項投入,也就是說,這些投入要在先投下去,然后再回收。問題是,這前期投入下的錢,后期一定賺的回來嗎?若是賺不回來不是就虧了?
再有,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怎么辦?廠家更換經銷商怎么辦?廠家自身出問題怎么辦?誰來保證經銷商的投入一定都會有后期收益?
從安全的角度來說,要么保持較低的提升率,少投入,雖然賺得少點,但安全。要么增加前期投入,期望后期能有成倍的回報,賺更多的錢,在安全和風險之間,至少筆者還是會選擇安全的。畢竟,生意太小,抗風險能力差,咱也冒不起這個險,甚至還有經銷商還會采取以退為進的發展策略,比不得廠家家大業大,強調發展第一,即便是前期投的錢打了水漂也不會傷筋動骨。
強大的掌控能力才能擴大規模
業績的提升,意味著公司自身規模的擴大和市場涉及面的擴大,作為老板來說,自然也就需要更好的掌控能力,如何掌控好越來越大的團隊。越來越多的客戶,很多經銷商老板連現有的業務團隊和外部客戶群,還不敢說掌控到位,再接著放大規模,怕是更掌握不了。
也許十來個人,一年幾百萬的生意,即便掌控不到位,也不會出太大的事情,畢竟也只有這么大的盤子,都在自己眼皮子下面。要是員工隊伍有幾十上百人,一年的營業額數以千萬計,事情多了,并且不是所有的事情老板都是能看到的,這一出事,怕都不是小事了。這就好比是開車,自己知道這車只能開到六十碼,六十碼之內,剎車還能控制住,可現在突然開到一百碼,已經超過了剎車的控制能力,速度是上去了,危險也是成倍增加了,非得要冒這個險嗎?
家庭生活的衡量以及健康問題
有些廠家認為經銷商就是些唯利是圖的小商人,喜歡以利益來維系和吸引經銷商,其實,很多經銷商早已經過了創業初期對利益的高度關注。創業的時候,忙于工作,對家人欠缺很多,自己的身體也透支了不少,現在生意已經進行穩定期,應該更多的關注家庭,彌補對伴侶的感情,關注孩子的成長,同時,還得注意自己的身體調養。生意是做不完,錢也是賺不完的,何必那么累呢?非要一腦門子心思扎在錢上呢?再說了,現在很多經銷商老板認為要做專做精,強化內部管理和品牌化運作,做大不再是最重要的,做強才是根本。
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木門經銷商也不是不愿配合廠家,只是有自己的一些顧慮問題,但是也有部分是來自廠家的經營管理,如果雙方能良好溝通,也能實現共贏。
編輯: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