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寒冬來比喻當下地板市場,或許再恰當不過。在越來越多地板企業開始逐漸陷入發展冰點的市場上,想要迎來一陣春風得到復蘇,已經成為不少企業朝思暮想的事。然而,市場的殘酷仍舊持續:無論是上游樓市的持續低迷,還是地板行業本身原材料成本攀升、渠道薄弱等因素有增無減,地板企業在一片嚴冬之下想要拓寬利潤空間,都顯得有些困難。
解析行業態勢:行業態勢低迷原因何在?
然而,事實并非絕對。據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涌入地板行業的企業數量正在不斷增多。這不僅說明地板市場上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也說明當下市場上,人們對于地板的市場需求量仍舊很大。但這些看起來對于地板企業完全利好的因素,為什么不能緩解當下地板市場低迷的行業態勢呢?
目前,伴隨地板行業的不斷發展,地板市場上的競爭環境日趨復雜,能夠影響到地板企業發展的因素也在逐漸增多,而導致地板市場呈現低迷的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國內大經濟環境整體下行,經濟增速的放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整體收入情況,這樣導致社會整體消費能力下降;其次,上游當地產市場的不景氣。近年來,樓市政策的不景氣,使得消費者對于地板產品的市場需求降低;再次,行業也企業數量的激增。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地板市場上大大小小品牌總計3000余家,這對于本身需求就在下降的行業來說,企業數量的激增會導致地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最后,新渠道的分割。順應時下一站式的購物需求,許多家裝企業也開始涉及地板產品的加工制造,這些新行業的業務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瓜分著僅有的地板市場份額。
洞悉市場商機:從市場剛需謀求利潤點
那么,在眾多內外因素的干擾下,地板市場上還能夠挖掘到利潤點嗎?答案是肯定的。
一方面,從國內城鎮化建設的角度來看,中國房地改全面推進是在1998年,在這期間大量的農民進入城市,同時開創了中國商品房時代,1998年人均住房面積為9.3,城市居民2.3億左右;而截至2014年,中國城鎮人口已達到7億人,在這17年之間,將有5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根據預測,在未來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這意味著中國將新增1.7億左右的城鎮人口,而城鎮化建設腳步的加快,也必將催生一大批房產的興起。這一數據也直接表明,農村市場的逐漸開發,使得地板產品的市場剛需仍舊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
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升帶來的房屋重裝需求。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家庭平均每8-15年的重裝周期,這也就意味著一大波改善需求的群體襲來!尤其對于地板等耐銷產品的更換,也使得地板市場仍舊存在著商機。
在整體發展態勢較為低迷的行業背景下,許多地板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僅僅看到了消極的一面,認為時下的嚴冬已經預示著企業今后發展的結局,其實不然。在整體處于逆勢的地板市場上,企業唯有理性分析形勢,利用好時代優勢,找出自身發展特色,積極探尋發展方向,才能在嚴冬之下找到通往春天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