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6日,中國國際地面材料及鋪裝技術展覽會在上海召開。這場地板行業的盛宴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眾多地板企業、經銷商和媒體參與。熱鬧之余,細看本次展會,不少大品牌的缺席,兼具功能與藝術的新品展出,業內人士云集對地板環保問題進行探討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匠心”的呼喚可以窺見地板行業正在涅槃重生,在遭遇瓶頸和問題的同時也在不斷摸索前行。
眾多行業知名品牌“缺席”
說起對本次地板展的最大感觸,在騰訊網·亞太家居記者的采訪中,大部分經銷商提到了同一個問題:來的大品牌越來越少。
在本次展會現場,除了大自然、圣象、天格等“盛裝出席”之外,久盛、菲林格爾、書香門地、生活家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都紛紛沒了蹤影。這讓很多來觀看展會的經銷商不免有些失望。“參加了這么多年的地板展,真心是覺得一屆不如一屆。”一位參加了7次地板展會的經銷商如是說道。
究其原因,一位并未參加展會的大品牌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很多品牌的渠道建設已經很完善了,通過展會招商的需求就變得不再那么強烈;其次,現在展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弱,參加展會的投入產出比較低,所以我們直接放棄參展。”
國外新品牌搶灘 本土品牌地位受挑戰
與國內大品牌的“缺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大波國外的品牌悄無聲息的席卷了本次展會。BOEN、樂邁、元氣東洋、IBF、享木地板等一系列國外品牌隨處可見。
從無人問津到大肆鋪張開來,國外品牌在地板展上的境遇與國內地板品牌的崛起之路十分相似。隨著現在消費者鑒賞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崇尚歐美的鄉村、簡約風。
一位正打算加盟地板經銷商行列的觀眾李小姐告訴記者她仔細地轉悠了幾個展館,發現國外品牌的地板今年的比重特別大,“不得不說,國外的地板品牌在花色和設計上是和國內不大一樣,似乎更簡約,更有感覺。”
而越來越多的中國經銷商選擇代理國外品牌也無疑給國內本地地板品牌企業敲響了警鐘。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國外地板品牌面前,本土品牌該如何取勝,這也是值得整個行業思考的問題。
拋棄噱頭 兼具功能與藝術
眾所周知上海地板展不僅是地板行業的風向標更是地板企業爭奇斗艷的最佳場所。回顧前幾年的地板展,企業為了吸引觀眾可謂噱頭十足,人體彩繪、熱辣模特、魔術表演、電影模仿秀好不熱鬧。但是在今年的地板展這些卻少了很多。記者發現,雖然不少企業仍然把發布會搬到了展會現場但減少了無謂的噱頭,讓重心更加明確,那就是——產品的功能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地板行業的創新一向不夠積極,模仿抄襲成風,但是在今年的展會上卻看見了不少企業在不斷的研發創新,并且創造出了不少有時代意義的產品。春天地板本次在展會上展現的是一款非常獨特的按摩地板。據了解,這款按摩地板的靈感來源于近幾年在全國興起的保健足浴,其表面設有均勻分布,互相錯開的半圓形或小四方形凸起,人在上面行走具備足底按摩的效果,能夠刺激足部反射區,加速血液循環,排除和分解沉積在血管內和組織周圍的毒素,調理氣血,疏通經絡,達到防病治病,健體強身的功效。人們通過在按摩地板上行走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節約了高價購置電動按摩足底穴位保健產品的開支,也節約了在室內安放保健產品的空間,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麗蔻推出了一款有著編織品外觀的地板,盡管這種材質做為地毯用材已經很多年了,但在成品地板中使用還剛剛開始。獨具匠心的圖案設計使地板鋪裝后幾乎看不到接縫,而實現這一點則有賴于將乙烯纖維進行編織和融合,這種工藝不僅讓地板外觀與眾不同,更讓維護和打理的成本最小化。
共話行業事件 用行動解決問題
月初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王牌節目《60分鐘》曝光的常州“毒地板”事件引發了業內一片嘩然,隨后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又公布了一批甲醛超標的地熱專用地板名單,致使整個地板行業陷入一種危機狀態。
以本屆上海地材展為例,地熱地板、PVC地板都成為此次參展的“熱門”,但是“地熱地板甲醛危害論”卻令參展企業在展前措手不及。從展會各類地暖鋪裝秀,以及柏爾地板《電地暖系統與電地暖用實木地板安裝使用指南》來看,科普和辟謠成了當前地板行業的重點。
與此同時,在展會開始的第一天,在大自然入股貝爾的活動現場,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會長王滿特就“毒地板”事件與行業內人士進行了探討,共商解決辦法。
勇擔責任 業內共喚“匠心”精神
在本次展會上,或受“毒地板”事件影響不少參展商發起了關于如何對消費者、對自己的產品、對社會負責等議題的探討。在騰訊網·亞太家居記者的采訪中,肯帝亞全國運營總監檀玉珍指出,地板行業應該是一個道德行業,企業不應該首先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該守住自己的本心。
從事竹地板的浙江永裕竹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興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責任感的企業一定能保證自己的地板品質和甲醛的含量,這是企業的底線。
在一系列的采訪中,幾乎每個企業都會提到責任感這一名詞,而“匠心”二字無疑是對其最好的詮釋。作為家居行業的匠人們,在專心做好產品的同時,良心、責任、道德底線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