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過半家居企業市值縮水,一邊是近10家家居企業重新恢復IPO審核,家居資本市場“冰火兩重天”的狀況備受關注。
縱觀2023年全年,家居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在70家A股上市的家居企業中,有39家市值下降,市值超千億元的行業龍頭企業“掛零”。
其中,公牛集團(603195.SH)、東方雨虹(002271.SZ)、歐派家居(603833.SH)和顧家家居(603816.SH)等位居TOP10榜單前列。不過,多家家居行業企業市值較2023年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其中,歐派家居縮水幅度超過40%,市值降至約424億元,顧家家居市值也縮水約14.7%,降至287.7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2023年,家居行業上市企業市值大幅縮水,主要受包括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市場競爭激烈等在內的多重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半家居企業市值縮水的同時,在2023年一度中止IPO的多家家居企業又于2024年年初組團恢復了IPO審核,包括皇派家居、時代裝飾和馬可波羅等在內的多家家居企業再度排隊沖刺資本市場。背后的原因何在?
營收下滑影響市值縮水
進入2024年后,家居行業上市公司市值縮水的趨勢仍在繼續。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1月18日14時,家居行業上市企業中市值**的公牛集團,市值已降至800億元以下,約為797.75億元。而東方雨虹、歐派家居和顧家家居等家居行業龍頭企業市值也進一步縮水,其中歐派家居市值降至400億元以下。盡管顧家家居被美的集團“太子”何劍鋒主導的盈峰集團收購,但市值仍未有起色,市值較2023年年末進一步下滑,已降至約282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家居行業上市企業市值下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全球經濟形勢呈現不確定性,是導致相關企業市值縮水的重要因素。“由于全球經濟大環境不穩定,投資者對家居行業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導致企業市值下降。”
市場競爭激烈也是導致家居企業市值縮水的原因之一。柏文喜表示,隨著家居行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市場競爭中,企業面臨的盈利壓力增大,市值也相應下降。此外,房地產市場調控、原材料價格上漲、資本市場變化等因素也對家居行業上市企業的市值產生了影響。
中房研究院&新設薈聯席COO王建國也告訴記者,除了受經濟環境因素影響外,房地產市場調控、資本不看好行業發展前景以及公司自身營收下滑等也對家居企業市值造成了影響。
2023年,家居行業并購案頻發,涉及金額也較大,知名案例包括顧家家居和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凱龍”,601828.SH)等。其中,顧家家居被美的集團“太子”何劍鋒收入囊中,共耗資約88億元,為近年來家居行業涉及金額**的一起并購案。
廈門國企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股份”,600153.SH)也于2023年完成了對美凱龍的收購,建發股份向美凱龍母公司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支付62.86億元現金,用以收購美凱龍29.95%的股份。不過,在被收購后,美凱龍2023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了17%,下降至86.75億元,同時出現較大虧損,歸母凈利潤約為-5.61億元。
事實上,家居業內并購案并不鮮見。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國內家居企業曾頻繁收購海外品牌。據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百合”,603313.SH)此前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夢百合實現境外收入約46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10.32%,但仍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占當期總營收的比例約為82.7%。
對于境外收入下降的原因,夢百合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境外收入下降主要受高通脹、消化庫存、需求不足等海外宏觀環境影響。“境外收入同比雖有下滑,但是從環比來看逐季呈回升之勢。公司堅持品牌國際化發展戰略,一方面會充分發揮全球化優勢,持續發力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也會把握國內發展機遇,積極拓展國內市場。”
再現組團排隊IPO盛況
在2023年排隊IPO遇冷、近半企業市值縮水的背景下,家居板塊在2024年再度迎來組團排隊IPO的盛況。
記者注意到,2023年全年,在滬深兩市申請IPO的家居企業超過15家。但截至當年年底,包括皇派家居、瑪格家居和馬可波羅等在內的多家家居企業IPO已中止審核。另有書香門地、華鴻股份和千年舟等企業自行申請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文件,行業內上市成功者寥寥無幾。
咨詢機構普華永道此前分析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階段及面臨的國內外新形勢,監管層未來會引導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到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預計2024年的IPO將傾向于支持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企業相關領域。”
這一分析也在2023年家居企業成功IPO的案例中有跡可循。記者注意到,在2023年,僅有主營智能家居產業鏈業務的青島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320.SZ)和主營家居跨境電商業務的致歐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376.SZ)等部分家居企業闖關成功。
不過,部分在2023年中止IPO的家居企業已開始向資本市場發起新一輪的沖鋒,在更新財務數據后恢復申請IPO審核。具體來看,包括云峰新材、時代裝飾、皇派家居和馬可波羅等在內的9家家居企業已更新了財務數據,正組團排隊等待過審上市。
對此,王建國表示,2023年IPO審核收緊,眾多家居企業不得不中止了IPO計劃,但上述企業剛進入2024年就重啟IPO,這說明“2024年的資本市場有望更加穩健,企業IPO不會輕易停止”。
東莞證券相關研報也分析認為,家居行業基本面有望觸底反彈。“雖然目前我國家居行業競爭格局相對分散,但隨著行業逐步成熟并走向高質量發展,頭部品牌在渠道、產品、跨界競爭等方面優勢將更明顯,市場份額有望向優秀企業靠攏。”
業態迭代步入競爭下半場
為降低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家居行業相關企業正尋求轉型迭代路徑,并開始朝著城市更新及其他新方向發展。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編制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顯示,2023年,全國約5萬家建材家居商戶全年累計銷售額為15505.39億元,同比增長了33.54%。
盡管銷售額出現大幅增長,但家居市場目前仍面臨著需求不足的問題。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方面分析認為,市場需求不足仍然是當前制造業恢復發展面臨的首要困難,制造業回升向好的基礎仍需鞏固。“家居行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會一蹴而就,創新總是伴隨著‘陣痛’,建議全國建材家居企業增強信心和底氣,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王建國告訴記者,2024年,家居企業除了要關注固有的存量市場外,還要多關注舊房改造和家居更新換代等方面的機遇。“相關企業不能依賴某一種發展方式,應當在技術升級、設計迭代的基礎上,回歸正常的發展軌道,探索常規、成熟的發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多家家居企業開始提速品類融合進程,完善品牌矩陣,以實現跨界發展。深耕床墊賽道的夢百合此前就通過推出沙發品牌而跨入全新賽道。“此舉的目的在于通過多品類運營,實現客、餐、臥聯動,更好地為夢百合品牌發展賦能。”夢百合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顧家家居也正積極向前端定制領域延伸業務,推出了價值1.98萬元的22平方米全屋柜類套餐和價值3990元的顧家家居床墊整家套餐。歐派家居則推出了價值2.98萬元的空間定制業務,包括柜類、櫥柜、臥室房門、衛浴等產品。
國聯證券相關研報分析認為,整裝業務對家居企業的產業鏈一體化能力提出了挑戰,家居企業需要通過整裝聯盟、與本地家裝經銷商合作、數字化賦能等手段降低獲客成本、提高效率,不斷做大整裝業務規模。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相關研報則分析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竣工數據快速增長,而疲軟的消費力導致大量家居需求延期,未來釋放仍將支撐家居消費,且后續潛力巨大的存量房市場將伴隨消費力復蘇而發力。同時,家居龍頭持續推進品類拓展協同和全渠道布局,并發布高性價比的套餐以順應消費趨勢,穩步提高市場占有率,仍有望維持業績穩健成長。
編輯: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