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存量市場的拓展、搶奪,今年起將會成為所有家電廠商的“戰略要塞”和“必經之路”。當然,在存量市場搶蛋糕的過程,相關廠商短期內將面臨兩重考驗:落地艱難是一關,持續投入下的價值產出是另一關。
楊嘉||撰寫
最近一年以來,無論是方太、老板們層層加碼的廚房“3小時換新”,還是海爾、小天鵝們的陽臺“洗烘存和運動、品茶”等新場景打造,或是三翼鳥直接進入小區裝修樣板間,助力物業成為新家改造保養的“管家”,以及淘寶天貓要推動“家居家裝家電”三家融合,京東家電則發力家電家居融合店的快速落地,即使是博世西門子聚焦洗碗機品類,也在推動“免費上門設計、櫥柜改造、安裝服務”等換新服務。
上述家電企業和商家的一系列活動,與傳統家電市場上的拼價格促銷、拼超長包修服務營銷,呈現截然不同的局面。一是,完全沒有低價格的信息和誘因釋放;二是,關注的是用戶家電換新服務的時間快、一步搞定,而不需要用戶操心;三是,重視用戶更重視的內在痛點和追求,前者是花錢買省心,后者是享受品質的新生活。
這正是家電產業存量市場爭奪的特點與差異化所在。對于家電企業和商家來說,存量市場的激活,是必經之路,而且無路可退。但是,如果只是拿老一套的“價格讓利,換新補貼”,而沒有更多打動用戶的暖心、貼心和用心舉措,最終存量市場的激活,將會出現“曇花一現”局面。因為,存量市場搶蛋糕,用戶最關心的內容,已經不是產品好不好、價格低不低,還有過程是否方便,服務是否給力、體驗是不是爽等等。
可以看到的是,最近1年多以來,聚焦存量市場的搶蛋糕,很多頭部家電企業和商家在手段和策略上,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升級與突破:一是,聚焦產品的用戶價值和利益釋放,而不是簡單的價格讓利,包括廚房3小時換新、陽臺場景再造,或者是全屋定制,本質上都是用戶最大、最多需求的解決,可以說是幫助用戶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定義新的生活理念;
二是,聚焦家庭和用戶需求的捕捉和激活,不只是關注家電產品的質量、款式和價格,而是新的家電進入家庭后,如何與家居的協同,以及涉及家裝改造怎么協同,必須要通過一站式一步到位的服務能力來解決。這就需要家電廠商整合家裝的設計施工團隊,并且主動擁抱家居的設計和潮流風格。
來自市場的變化、用戶的需求,以及產業融合過程中可以創造的更大商業價值和利潤空間,家電圈梳理后發現,家電廠商對于“存量市場搶蛋糕”,就必須要在一線市場經營和拓展過程中,團隊、手段和理念“另起爐灶”,所以短期來看必須要爬過“兩座大山”:
第一個,存量市場激活的落地難問題,已經非常突出。原有的換新補貼、送新拆舊等價格和服務營銷,在市場上對于用戶換新的需求拉動效果,已經見頂了。需要通過“整裝換新”或者“局部改造”等方式,解決老用戶換新過程中“怕麻煩且怕多花錢”的問題。這就需要家電經銷商牽頭落地,整合當地的家裝師傅、家居商家資源,為用戶解決一系列的麻煩,同時還不能增加成本。
這也就要求,存量市場搶蛋糕,相關廠商要將市場經營的重心、精力和資源,從單一產品向成套和局部方案的轉變。原因很簡單:單臺家電的經營利潤,無法支撐家庭的廚房局改、陽臺換新成本。這就要求各地的家電經銷商們,必須要具備面對用戶時,以“豐富的經營、設計和改造經驗、能力和說服力”,讓他們不只是換一臺油煙機、燃氣灶,還可以增加凈水機、洗碗機等。同樣,陽臺的場景除了洗衣機、干衣機、智能晾衣架,還可以增加衣服護理柜、洗衣臺等,不能只局限于家電,還要對接家居資源,并利用家裝人員來快速落地。
二是,在短期投入產出無法得到規模化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家電廠商聚焦存量市場和用戶的投入、培育和引導,如何保證延續性和持續性。這是接下來眾多廠商面臨的最直接挑戰,就是從廚房、陽臺等家庭局部場景的改造,到全屋的方案定制落地,對內要考驗企業在市場上的快速落地和跨界整合資源,對外則要考驗用戶的認知、接受,需要經過培育和引導,而不是直接讓利降價促銷就能實現的。存量市場對于家電產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要有長期的心理準備和認知。
同樣,面對家電老用戶的場景化改造,對于廠商來說是一項長期性課題,需要一定時間和周期的能力建設,相應的水平提升和手段完善,才能在用戶端實現可感知的方便、快捷和舒適。這就要求家電廠商邊探索、邊投入、邊產出,雙方需要在戰略方向上高度認同,在市場策略上實時地磋商,最終拿時間換空間。必須看到,家電存量市場的拓展和經營,是一項“比較重資產、而需要長期性投入”的工程,當然對于其它跟進者和模仿者來說,門檻也會相應推高,很難快速模仿和抄襲。
編輯: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