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被看作是“關鍵恢復年”,這一年,家居行業的競爭依舊不減,大浪淘沙之中見“真金”;這一年,家居行業風云變幻,新的機遇在浮現,要面對的挑戰也不少;這一年,家居行業新產品、新模式、新玩法層出不窮,而資本與人才的流動也在加速。
盤點2023年家居行業諸多大事,從國家政策、產品與模式、家居新賽道、資本與人才變動等多個方面,選出頗具代表性,吸引業內關注,對家居細分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十大資訊事件。
透過這些家居大事,一窺2023年家居行業市場格局與趨勢的演變,了解家居企業的成長與變化。
刺激家居消費相關政策出臺
提振信心也給家居行業指明方向
2023年多項家居利好政策出臺并相繼落地,給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提振作用。
“利好政策推動下,企業挖掘家居消費新增長點,推動家居消費全面升級。
”成了2023年家居企業行動的指南針。
2023年6月29日,國 務 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7月18日,《商務部等13部門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通知》)發布,并在同日舉行了國 務 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簡稱“吹風會”)。
《通知》不僅圍繞家裝、家電、家具等多個領域出臺多項針對性措施,助力企業恢復信心提振家居市場消費信心,還給家居行業指出了更明確的發展方向,比如創新培育智能消費,完善綠色供應鏈,支持舊房裝修,提高家居適老化水平等。
吹風會上提到,圍繞家居消費,商務部將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家居煥新消費季”活動,協同各方搭建產銷對接平臺,優化消費供給,釋放家居消費潛力。
居然之家收購北京朝陽遠洋未來廣場
亞奧商圈發生變化
5月29日晚間,居然之家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居然之家擬從中遠酒店物業管理手中收購遠洋未來廣場產權車位、人防工程及相關附屬設施,收購金額合計為19.63億元。
這筆收購與居然四環店形成強力互補,并且地處北京成熟商業片區,對鞏固和提升居然之家在北京核心區域的經營具有戰略意義。
眾所周知,居然之家北京北四環店是家居賣場經營的標桿,它是中國家居連鎖行業唯一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單店。
北京朝陽遠洋未來廣場與其僅隔百余米,這筆收購延展了北四環店的商業范圍,也使得北京亞奧商圈發生了變化。
2023年9月14日,居然之家首屆高端定制生態大會上有透露,未來居然之家不僅在北京,而且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優質賣場開設高定專區,位置**一層,與智能家居家電、進口家居毗鄰。
對遠洋未來廣場的改造自然也不會偏離這個總方向。
紅星美凱龍易主建發股份
董事會換血
2023年1月初,廈門市國 資 委旗下企業建發股份擬以不超過63億元收購紅星美凱龍13.04億股份,這在當時被稱為是“A股市場上**的上市公司并購案”,從年初開始吸引了業內外的關注。
6月底交易完成,紅星美凱龍正式易主建發股份,成為建發股份控股子公司。
緊隨其后的則是董事會及高層團隊的選舉換屆。
創始人車建興退出董事長一職,仍為美凱龍董事、總經理;建發股份董事長鄭永達為紅星美凱龍董事會主 席。
建發股份入主紅星美凱龍后,開始積極發揮協同作用,資源互補進行融合發展。
比如紅星美凱龍與百強汽車經銷商建發汽車(集團)合力打造汽車智能生態綜合體π空間,將智能家居生活體驗與全場域汽車營銷場景進行跨界融合,搭建智能汽車營銷新載體。
在去年9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二者協同作用主要體現在業務端和融資端,其中,業務端主要是汽車領域的開拓;融資端是在建發支持下,開展授信體系切換及擴大授信額度的工作。
貝殼擬收購愛空間
完善家裝品牌和產品矩陣
去年10月11日,貝殼發布公告稱,貝殼與愛空間簽訂股權收購協議,收購完成后愛空間將成為其全資附屬公司,交易對價不超過約15.5億元。
這是繼80億收購圣都家裝之后,貝殼在家裝領域的又一個大動作。
家裝家居業務已成為貝殼新增長極。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貝殼整裝家居業務合同額超60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超100%,凈收入約為40.33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
這也是貝殼近幾年持續在家裝領域投入布局的成果。
2021年7月,貝殼宣布收購頭部裝修公司圣都家裝,當年年底,貝殼發布“一體兩翼”戰略,“一體”為房產交易賽道,“兩翼”為家裝家居賽道與普惠租房業務。
2023年7月,貝殼將戰略升級成“一體三翼”,將組建經紀、家裝、惠居、貝好家四條事業線。
之所以選擇收購愛空間,貝殼認為此舉將進一步豐富貝殼的家裝品牌和產品矩陣,滿足更廣大用戶群體的需求。
東方雨虹股價低迷
實控人李衛國9億減持兜底
2023年的東方雨虹可謂是悲喜交加,上半年業績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且增幅均保持雙位數。
但對股價帶來的提振作用不大,放至一整年來看,整體處于震蕩下降態勢。
高管張蓓在朋友圈發文,“股票這樣一個跌法,已經完全超出我的預期。”
東方雨虹股價自2021年6月走出63.47元/股的高點后便開始震蕩下行,累計至今跌幅將近七成,截止2023年12月29日收盤,東方雨虹收報19.2元/股,跌幅10.82%,年內市值蒸發超300億元。
被股價低迷所連累的是在2021年東方雨虹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當時正值股價上升期,李衛國曾承諾:如果年化收益率低于8%,他將為此次參與的員工資金提供托底保證。
2024年1月12日,東方雨虹發布公告稱,持有公司股份5.71億股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衛國,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5036.93萬股。
按照**收盤價格計算,此筆套現金額約為8.94億元,該減持所得資金是用于履行員工持股計劃兜底補足承諾。
盈峰投資103億入主顧家家居
何劍鋒成實控人
2023年接近尾聲,盈峰入主顧家的消息傳來,并購金額上限再度刷新,成為了年內金額**的一宗并購案。
11月9日,顧家家居公告稱,盈峰睿和投資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顧家集團和TBHome共計持有的2.42億股顧家家居股份,占顧家家居總股本的29.42%,轉讓價格42.58元/股,轉讓總價款約103億元。
盈峰投資為盈峰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公司,其實控人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本次交易完成后,盈峰睿和投資將成為顧家家居的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由顧江生家族變更為何劍鋒。
“美的系”和軟體家居龍頭企業,雙強聯手背后也能嗅到些行業方向。
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或許是“美的系”業務版圖向家居領域擴展的重要嘗試。
顧家家居方面也表示,本次入股是盈峰睿和投資對家居行業的戰略布局,主要基于對家居行業長期發展的信心。
家居IPO小寒潮
多個企業喊停或中止
2023年以來,泛家居企業的IPO之路遭遇寒潮,特別是證監會在8月底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后,受影響的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多。
樂居財經不完全統計,正在進行IPO審核階段的家居企業中,有10家被中止審核,包括皇派家居、瑪格家居、時代裝飾、馬可波羅、新明珠等。
另有6家撤回上市申請,其中,三威新材、千年舟、歐曼科技自行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書香門地、匯聯股份則被保薦機構撤銷保薦。
歐曼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基于實際經營情況及戰略發展方針,決定對上市戰略進行調整,并撤回相關申請材料。
2023年超兩百位高管變動
多個明星經理人離任
進入2023年,經濟大勢步入關鍵恢復期,家居行業的高管變動逐漸進入平穩期,高管流動頻率也有減緩之勢。
據樂居財經《家居k線》不完全統計,2023年,泛家居企業合計超過200位企業高管發生職位變動,其中131位高管辭任或退休,另外也有76位高管獲得新的職位。
在131位辭任的高管中,23位屬于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級別的“掌門人”,其中不乏業內的“明星經理人”,包括米蘭之窗執行總裁陳濤、皇朝家居董事會主 席及CEO楊俊、陽光照明總經理陳衛、北新建材董事長尹自波、林氏家居定制事業部總經理雷之冠等。
涂料巨頭嘉寶莉易主
40.74億元轉股北新建材
涂料巨頭嘉寶莉在2023年年底正式成為北新建材子公司。
2023年10月,北新建材有意收購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嘉寶莉”)的控制權的消息傳來。
當時北新建材的目標是嘉寶莉**大股東世駿(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香港世駿”)手中超過31.4065%股權,在此之前,雙方曾就股權收購事宜達成過初步意向,并與香港世駿簽署了《交易條款備忘錄》和《誠意金協議》。
去年12月29日晚,央企北新建材和嘉寶莉集團雙雙官宣:北新建材聯合重組嘉寶莉。
2024年1月3日,北新建材公告稱與香港世駿、江門市承勝投資有限公司等交易對手方簽署了《關于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北新建材受讓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8.34%股份,轉讓價格為40.74億元。
轉讓完成后,北新建材合計持有嘉寶莉78.34%股份。
整家、整裝大潮洶涌
家居細分領域企業紛紛入局
經過幾年的探討和摸索,整裝、整家是大趨勢已成為家居行業的共識,2023年關于整家、整裝的討論,已經從“是否會一種趨勢”轉移到“怎么做”。
有數據統計,我國整裝市場規模已經超過萬億級。
貝殼研究院測算,在2025年,中國家裝市場規模將達到4.78萬億元。
2023年早早布局整裝、整家的家居企業繼續發力挖掘新增長空間,像歐派、索菲亞已經通過整裝業務對整體業績增長形成較強助力。
數據顯示,整裝是歐派Q2增長最快的細分渠道,增速為30.5%。
索菲亞在全國范圍與頭部家裝企業合作,2023上半年,索菲亞整裝渠道建設持續發力,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9.34%。
去年進入整裝、整家賽道的企業繼續增加,涉及到廚衛、建材等多個細分領域的企業。
有數據統計,2023年有超30家企業發布了近60個整家定制套餐。
編輯: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