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3年的新起點上,很多企業開始制定新一年的戰略規劃了。新的一年,在消費升級、觀念刷新、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激勵下,各企業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中央空調行業格局將迎來更加積極、深刻的變化,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那么,近段時間都頒布/發布了哪些政策法規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工信部等:加快“十四五”相關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和各地區重大項目建設
工信部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明確,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十四五”相關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和各地區重大項目建設。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推進國家級集群向世界級集群培育提升。大力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265.21億元中央財政下達衛生健康領域中央基建投資預算
中央財政宣布,下達中央基建投資預算265.21億元,專項用于衛生健康領域,切實推動“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和《“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任務落地,不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拓展公共衛生防控和救治成果,加強應對大規模疫情集中隔離收治設施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
工信部:2023年優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項目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強調,優化布局乙烯、煤化工等重大項目,提高鋼鐵等重點行業產業集中度。全面落實工業領域以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提高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
央行營業管理部:加大對房地產企業和建筑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
據央行營業管理部官微消息,12月5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召開北京地區中資銀行貨幣信貸和金融服務通報會。會議要求: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和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各項政策,加大對房地產企業和建筑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積極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持續優化住房租賃信貸服務。
浙江:因地制宜推廣光伏發電、空氣源熱泵熱水等可再生能源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就《浙江省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全面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力度,因地制宜推廣光伏發電、空氣源熱泵熱水、水(地)源熱泵、導光管采光系統。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加快建設“光儲直柔”建筑。還提到,探索制定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產業指導目錄,建立和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相關技術標準及相應的碳排放量、碳減排量等核算標準。健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能效技術標準,探索建立分行業的產業能效控制性準入標準。
江蘇省:加快推進智能建造發展
省住建廳日前印發《關于推進江蘇省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加大智能建造技術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方案》明確:到2025年末,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中應用占比50%,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業;到2030年末,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在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中應用占比70%,培育100家智能建造骨干企業;到2035年末,大中企業在各類工程建設項目中普遍應用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河北石家莊市出臺“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實施方案
石家莊市出臺《石家莊市“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鏈條完整、設施先進、標準健全、服務高效的冷鏈物流體系,建成1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一批產銷冷鏈物流集配中心。《實施方案》還提出了科學布局冷鏈物流設施、提高冷鏈物流運輸效率、探索冷鏈物流多維發展模式、提高冷鏈物流發展質量、培育冷鏈物流發展品牌、強化冷鏈物流要素保障、提高冷鏈物流支撐能力,以及加強冷鏈物流安全監管等8個方面重點任務。
貴州:到2030年力爭風光總裝機規模達到75GW
《貴州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出,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多元化發展,到2025年,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分別達到1080萬千瓦、310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風電和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達到7500萬千瓦。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加強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的意見
《意見》指出:建立包含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城市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中心、西部地區國家樞紐節點三個層次數據中心的空間布局結構。加強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統籌。支持在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范圍內發電、儲能等大型能源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區域,布局能效水平高的新建、改擴建數據中心項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能源綜合利用水平。
上海: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支持鋼鐵、能源等碳減排重點企業綠色改造
上海銀保監局等八部門發布《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十四五”期間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行動方案》指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支持鋼鐵、能源等碳減排重點企業綠色改造,加快推進鋼鐵生產流程低碳轉型、清潔能源替代、節能挖潛改造,探索開展低碳前沿技術創新試點;推進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推進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推動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