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吸取日月之精華,收山水之靈氣,形成了重、硬、細、少的名貴木材特性。其獨特的文化氣息和實木觸感,渾厚古樸的紋路、溫潤典雅的色澤、陣陣撲鼻的木香,給人一種古樸、沉靜而悠遠的感覺,使之成為了歷代家具、器皿、文房至寶。
很多剛入門的朋友知道紅木的珍貴,但對紅木并沒有系統的了解。今天給大家說說市場上常說的“老三樣”,“新三貴”指的是什么。
▲黃花梨圈椅
老三樣
01 黃花梨(降香黃檀)
學名降香黃檀,《紅木》國標中的香枝木類,俗稱黃花梨、海南黃花梨、老花梨。主產于中國海南,氣干密度0.82~0.94g/CM3,木紋自然流暢、質地細密溫潤,木色瑰麗動人。
明清家具傳統名貴用材,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指出:中國最好的明式家具都是用黃花梨制作的。
▲小葉紫檀皇宮圈椅
02 小葉紫檀(檀香紫檀)
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主產于印度安德拉邦。
《紅木》國標紫檀屬--紫檀木類中唯一的樹種,也是中國傳統概念中唯一的“紫檀”。名貴紅木市場上毫無爭議的帝王之木、木中之王,也是中國人潛意識中最美的木頭。
紫檀生長緩慢,民間素有“千年紫檀”一說,并且十檀九空,出材率極低。材質極佳,匠人、名家均贊其:剛到極致,柔進骨髓。
小葉紫檀在歷史上的價格曾長期高于黃花梨,但2000年之后,黃花梨暴漲,紫檀的價格目前已居于黃花梨之下,名列第二。
▲大紅酸枝皇宮圈椅
03 大紅酸枝(交趾黃檀)
學名交趾黃檀,《紅木》國標黃檀屬--紅酸枝類,俗稱大紅酸枝。
清末民國期間舊稱“紅木”,也是“紅木家具”一詞的來源。因其“具溫潤、勻質地、聲舒暢、并剛柔”的特性而備受國人青睞。
與花梨(黃花梨)、紫檀(小葉紫檀)被并稱為三大貢木,也是明清家具用材中最名貴的“老三樣”之一。
▲緬甸花梨大畫案
新三貴
01 緬甸花梨(大果紫檀)
大果紫檀主要分布在緬甸、老撾、泰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西部和新加坡等地方,在中國的熱帶、南亞熱帶的紅壤、磚紅壤,沿海沙土、沖積土也可生長良好。
大果紫檀屬于花梨木類,花梨木的香氣可以穩定中樞神經系統,有全面性的平衡效果,可消除情緒低落、極度疲勞及憂心忡忡的心理狀態,使人振奮、精神煥發,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大果紫檀材質硬重、密度高,其心材一般呈橘紅色、磚紅色、紫紅色、黃色或淺黃色,常有深色條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濃郁的果香味,通常用在建筑和細木工、高級家具、木地板、車輪子、船板、工具把手以及工藝品上。
▲紫光檀圓角柜
02 紫光檀
學名東非黑黃檀,《紅木》國標黑酸枝類。紫光檀原材價格跨度較大,從四千多一噸到一萬多、兩萬多、三萬多一噸的都有,紫光檀成品品質天差地別,價格天地懸殊,低等做工的不高于花枝(巴里黃檀),高等做工的價格比肩大紅酸枝。普遍來說價格水平可以排在大葉紫檀之后。
紫光檀是紅木原材價格與家具價格很難簡單對應、紅木很難做簡單排名的代表,也是同材同款紅木家具成本、價格天差地別的典型。
03 巴里黃檀
巴里黃檀,俗稱紅酸枝,產自紅木高端源產區——老撾。它木質堅硬,紋理美觀,色澤深沉,心材新切紅褐色至栗褐色,常帶深淺黑褐或栗褐色條紋(俗稱黑筋)。因與交趾黃檀相似,因此自明清時期就被認作是交趾黃檀。巴里黃檀結構細而均勻,材質重,氣干密度為1.07-1.09g/cm3,與交趾黃檀的密度1.01~1.09 g/cm3幾乎一樣,其材質密度大,油性足,紋理十分美,被世人稱為紫酸枝。巴里黃檀木材韌性高,具淡淡的木質清香,沁人心脾,制成的家具經久耐用,抗蟲抗蟻,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和典藏價值。巴里黃檀家具,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展現了紅木家具的獨特魅力和藝術價值。做生磨工藝后,其細滑程度不亞于大紅酸枝,這就注定了巴里黃檀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