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走進標桿工廠”將率先走進杭州顧家全屋定制生產研發基地,吳曉波老師將帶領大家探訪100%柔性化生產的全屋定制工廠。
正是從2015年開始,我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到了久違的制造業。在過去的七年多里,我走了一百多家中國的工廠,順帶著拍攝了兩季《云上的中國》。
如果你問我,看到了什么?我有四個很深刻的體會。
其一,中國正成為全球最激進的產業智能化試驗場。
中國制造業有三個無可比擬的優勢:最大制造產能、最強配套能力和最大消費市場,這為企業家們的工廠投入提供了基礎和信心??梢院敛豢鋸埖卣f,你要看當今全球最先進的冰箱、空調、電視、手機、汽車、服裝、家居、陶瓷、制藥、食品工廠,無一不在中國。
制造業智能化的核心目標是提高生產的效率,而它又建立在規?;那疤嶂?。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制造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評定的“燈塔工廠”,在全部90家中,中國擁有31家,數量第一。
其二,產銷模式劇變,大規模定制已然成熟。
在2015年前后,全國家居產業能夠實現生產線柔性化、大規模反向定制的工廠只有廣東的尚品宅配,服裝業只有山東的紅領,而僅僅四年后,這一模式已經在這兩個行業普及,其速度之快,令人吃驚。
事實上,大規模定制模式的成熟,不僅提升了大型制造工廠的能力,同時也為年輕的創業者市場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近年來,很多國貨創業和跨境電商項目,都是建立在制造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和ODM、OEM的能力基礎上。工廠的能力迭代,正在反向賦能于消費者的洞察。
在這個意義上,工廠的改變是一切商業模式改變的根本性前提。
其三,智能硬件的普及和云計算能力,為中國制造的彎道超車提供了現實可能。
鋼鐵工廠是典型的高能耗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在攀鋼的西昌鋼釩看到,基于云計算的智能技術正在改造煉鋼的每一個環節,從合金添加到鋼板表檢,大量的計算工具的應用,讓物料和人力成本都得到了極大的節省。這是一個完全自主化的過程,體現了制造業內生式進化的新路徑。
這樣的變化同樣發生在養殖業,我在蒙牛的養殖場看到,奶牛套上了智能脖環,它的行為數據得到實時的監控,產奶量因此提高了七個百分點。當數據化能力在一頭奶牛和每個家庭的餐桌實現了鏈接,制造的服務增值就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近年來,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的興起,正得益于汽車制造的智能化和模塊化創新,它使得原本看上去難以逾越的精密制造壁壘,被意外地擊穿。無論是電池研制、汽車機器人及芯片、數字孿生等,中國工廠都構成了國際級的競爭力。
其四,物聯網正在讓原有的“工廠圍墻”崩塌,中小企業面臨新的融合挑戰。
除了那些大型制造企業之外,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接觸更多的是中小工廠主,他們是這場產業智能革命的被整合者還是主動革命者?在我看來,后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隨著工業傳感器及圖像抓取技術的成熟,任何一個車間里的機床都可以被數據化,它讓圍墻消失了。譬如在紡織產業,目前全國的四分之一紡織機器都已經實現了聯網化,一根棉絲從坯布、面料到產成品,都可能在新的信息平臺上進行交易和定制,這意味著制造的供應鏈和時間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
對于中小工廠主而言,對大公司及新技術的了解與消化能力,決定了大家未來的成長可能性。
在2015年的那次漢諾威考察團里,有一個叫李文君的80后創業者,他在淄博有一家工業設計公司和一個二十多人的機械工廠。那次游學給他帶來極大的啟發,歸國后,他創辦了街景車工廠,通過柔性化制造的方式,為客戶定制場景化的街頭店車,目前他的公司已成為這一賽道的頭部制造商。
企業家的學習能力,體現為舉一反三的能力。當你走到最火熱的一線,走進車間,站到一條前所未見的生產線前的時候,你一定會被擊中,一定會把眼前的一切與你的事業進行一次聯系和暢想。
四月,我們要去的是杭州顧家和南昌華潤江中,看實現100%柔性生產的工業4.0智能工廠和全球第一家智能化的中藥工廠;
五月,我們要去的是東莞慕思,它的寢具智能工廠是該行業的一個典范,四年前當它還在設備安裝的時候,我就去過一次;
接著,我們要去看海爾的兩家“燈塔工廠”,然后是波司登、青島啤酒、飛鶴乳業、紅豆集團、格力電器和正泰電器等等。
我選擇的參觀工廠有幾個特征:
◎ 它們都是各自行業的“規模冠軍”,同時是智能化創新上的“急先鋒”。每一家企業都有各自的Know-How創新點;
◎ 它們都完成了數字中臺的建設,實現了全生產要素的數字化改造,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制造試驗者;
◎ 這些工廠在其他國家,哪怕是美國、德國或日本,都未必看得到。
在2022年的今天,隨著消費互聯網的巔峰已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已近山窮水盡,所有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硬科技,而工廠正是科技、生產與需求的交互試驗層。相比于商業模式的創新,發生在工廠里的設備、組織和制造流程的變革,顯得更加的沉靜和厚重,也更值得我們屏神凝氣地去學習和觀摩。
事實上,我們要去的這些工廠,年齡最大的已逾百年,年輕一點的也都超過三十年,我把它們稱為中國實體經濟的“基本盤”。如果把演變的歷史串起來,幾乎便是一個細分行業的制造編年史?;氐焦S,就是回到基礎,回到面向未來的一個起點。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啟動這個工程。從4月開始,歡迎你一起“走進標桿工廠”。如果你有什么值得推薦的工廠,也歡迎你告訴我。
編輯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