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將對中國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也必將對家居行業帶來重要指引。筆者也詳細閱讀了二十大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并整理了本文,以期與行業精英交流探討行業未來走向,不對之處,還望業內精英批評指正。
中國抗疫“動態清零”政策不會動搖
報告指出:“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
所以,那種認為中國會取消疫情管控措施,市場上人員流動又會完全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狀態的觀點,是肯定行不通的。因此,家居企業制定生產和銷售規劃時,都必須以“動態清零”這種疫情防控措施為依據,否則必將走入歧途。
中國居民將逐漸有錢消費、敢于消費
報告在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時指出:“我們要完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
這是首次提出“規范財富積累機制”,這表明,當前財富積累速度很快,但財富差距在擴大,在推動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就需要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增強財富分配公平性,縮小財富分配差距。這也表明,在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之后,中國未來又必將走向共同富裕,城鄉差距將不斷縮小、社會保障體系將不斷加強,這必將使絕大多數居民都有錢消費,也敢于消費,這也肯定有利于家居產品的消費。
而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則是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以彰顯政策定力,同時也意味著“房住不炒”將成為我國長期堅持的房地產行業定位,接下來房地產發展的落腳點將更多聚焦在保民生、提品質上。因此,未來合理的住房需求將是政策支持和鼓勵的主要對象,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仍有空間。那么,到底是以前那種肆無忌憚炒房更有利于家居產品銷售,還是未來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有利于家居產品消費,則是家居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內銷仍將處于穩定增長期
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這些表明,在繼續提升外銷質量和水平的同時,內銷的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將不斷縮小,這必將實現內銷的穩定、高質發展。
外銷將繼續拓展提升
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近一年來,國內外有一些聲音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著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收縮,甚至講我們要搞自給自足的經濟,但報告給出了答案: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這表明,中國將繼續推進對外開放,只是這種開放是高水平的。具體到產品出口上,也將不再是那種粗放型的數量的出口,而是以質量和品牌作為后盾的出口。所以外銷型家居企業不要擔心出口難以為繼,而要把重點放在提升產品質量和打造自主品牌上。
產業轉移仍將繼續
報告指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這表明,國家將繼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具體到家居行業,生產型企業的工廠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向內地經濟欠發達地區轉移將是大勢所趨,許多偏遠地區的家居產業園或將迎來發展生機。
鄉村消費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目前,我國鄉村振興規劃正在如火如荼的實施,許多地方拆鄉變鎮,農民變成了城鎮居民,不少農民都分到了多套房子,改變了居住環境,并依靠土地征收所得的資金收入和依托當地產業園就業,在工作和生活無憂的基礎上,也在進行室內裝修以提升居家品質。因此,未來在國家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背景下,鄉村消費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生產、消費綠色環保產品將是大勢所趨
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防治外來物種侵害。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這些表明,未來生產和消費產品,都必須重視環境保護,那些非綠色低碳的產品,將在市場上無立足之地。這并非危言聳聽,而是勢在必行,務必引起家居企業高度重視。
仿造侵權行為將越來越沒有市場
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這也意味著,過去那種依靠仿冒別人產品而生存的企業,今后將無法存活下去。而在家居行業,目前這種仿冒侵權的行為依然嚴重。因此,依法辦企、依法經商也是家居行業今后需要重點對待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各種行業標準將會逐步健全、統一,國家將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科技變革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這預示著,未來行業要發展,必須引入最新科技,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必須同時重視人才的培養。
中華文化將更好地走向世界
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這些預示著,中華文化將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國風將吹向世界各地,一個“東學西漸”的時代又將重新到來。體現在家居消費方面,西方風格將逐漸式微,而中式風格將逐漸興盛。
總之,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謀求發展,就看家居行業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