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講究吧!明式家具》(張梵/著)一書,已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滿為本書作序:
張梵先生文質彬彬,是個很內秀的人。平時話不多,張口便與眾不同。跟他接觸多了,我發現很多耳熟能詳的事兒經他一說,總有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新的認知,起碼他那慢條斯理的語調蠻有韻味兒,讓人耳朵很享受。
最近,張梵寫了一本新作,名為《講究吧!明式家具》,書名就挺招人稀罕的。現在世面兒上撰寫家具的書籍不少,其中我看過的有關明式家具的就有十幾種。但是,像他這樣把自我感悟之語加上感嘆號,赫然放在書名中的獨此僅見,實讓人耳目一新,徒增閱讀欲望。
作者邀序,謙讓不得。適逢我隨國家紅木產業問題課題組赴廣西憑祥調研,遂揣上樣書,意在閑暇時翻閱一下,以復所托。但入書之后,欣喜不斷,新奇漣漣,竟不忍合卷,一口氣讀完。有些章節還反復研習,浮想玩味,深受教益。在三天的旅途中,這本書填滿了我幾乎所有的非工作時間。坦白地說,這在我近年來此類專業書閱讀經歷中是罕見的。
此次閱讀也豐富了我的工作內容。張梵在本書后記中引用了春秋時期《考工記〉一語:“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這是我國對造物之說的最早記述,講的高度之巔,寬度之廣,深度之邃,角度之特,可謂登峰造極。先哲梵語,后儕無人能出其右。
及此調研,乃對紅木行業思考一二。紅木滿載著中國的傳統和文化。很早開始,紅木家具及其制品以其尊貴的色彩、致密的材質和極高的收藏價值廣受賞識和認同。紅木材料的應用,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以家具、建筑應用為多,從海南黃花梨手把件到紅酸枝羅漢床,從紫檀箱柜到雞翅木條案,歷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伴隨著時光歲月的養成,散發出永恒的魅力。每一條紋理都翻騰著歷史的沉淀,每一寸切面都鐫刻著文化的年輪。
當前,紅木家具行業有以下幾個問題應予關注:一是資源問題。目前,已有90多個國家制定并實施了木材進出口方面的限令,我國在履行 CITES 國際公約方面同樣堅決,紅木資源問題注定是行業面臨的長期問題。二是庫存問題。前些年,國家支持赴境外進行可持續林木資源開發,許多企業積聚了大量紅木,近幾年隨著市場疲軟,紅木價格總體受挫,行業庫存壓力日增。三是新材料開發問題。按新的國家紅木標準,紅木有五屬八類二十九個種類,95%以上為舶來品。從長期來看,要真正突破資源瓶頸,必須廣辟新路,不能囿于標準的束縛。四是文化創新問題。目前市場流行的紅木家具多是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的復制品,怎樣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創造出順應時代特點的“共和國式”"改革開放式”“新時代式”的紅木家具風格和樣式,是當代同仁的歷史使命。
感謝張梵,你的這本專業書讓我讀后還想了點別的。你真講究!
王滿/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執行會長
責任編輯: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