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生活家地板
近日,在2021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會議上,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屠祺以《無界·家具行業未來趨勢》為題,從“全球化”、“工業4.0”、“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四個關鍵詞出發,對家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刻剖析。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面對全球家具行業的大趨勢,屠祺呼吁家具企業家以超越國界、打破行業的魄力,推動世界家具業系統性變革。
關鍵詞1——全球化
屠祺表示:“全球經濟正在尋求高質量復蘇,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我曾經讀過杰克·韋爾奇的自傳,他說過這樣一段話:隨著市場開放,國家的概念在地理層面逐漸模糊,全球化已不再是一個目標,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她分享的第一個關鍵詞是“全球化”。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后來一度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組織,也是經濟全球化早期最突出的代表。
隨著交通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全球化發展出六種成熟模式。越是復雜的價值鏈,發達國家參與程度越高,家具行業屬于中間的加工制造類。
我國工業起步晚,人均資源水平不高,近年來,家具行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變化。首先,由于國內人口紅利下降、自然資源收緊、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的出口比較優勢面臨挑戰,這就需要我們向中高端價值鏈轉型;
同時,在一些重要的出口國,本地產業保護主義興起,世界貿易組織治理失靈,跨境貿易出現障礙,這就需要中國家具行業做出改變,從當前單一的產品出口模式,向出口品牌、管理、技術等要素的方向轉變;
還有,就是新冠疫情帶來黑天鵝式沖擊,全球產業鏈薄弱環節問題凸顯,導致原材料價格大漲、物流運轉不順暢,這要求我們提高抗風險能力。
要適應這些變化,進一步加深全球化勢在必行,那么家具行業如何實現全球化呢?這里有兩個方向:第一,供應多元化。
前不久,美國大量新建房屋,其國內出現了木材的短缺,美國作為一個傳統的木材出口大國,開始大量進口木材。由于供應緊張,美國木材出口價格不斷創下新高。在最嚴重的時候,聯邦儲蓄銀行發布的木材價格指數一路飆升至125,是近三十年來最高水平。這對依賴美國木材的中國家具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對于其他生產材料和需要國外進口的設計、技術等生產要素,都存在類似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在供應鏈布局時,放眼全球,利用不同國家各自的優勢,實現供應多元化,提高抗風險能力。
第二,全球化方向是開展海外經營。企業經營全球化呈現三方面優勢:降低成本、減少風險、擴大市場。向海外輸出產能和品牌,就可以實現這些目標。
還有一組數據,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已經超過同期吸收外資規模,實現了資本凈輸出,這說明國外的生產和市場優勢吸引了國內企業紛紛走出去。
近年來,家具行業也有很多對外投資的案例,其中有的企業能在疫情下逆勢增長,正是得益于在海外的布局。比如夢百合從2013年已經開始全球布局,通過五大工廠、海外倉儲等投資項目,建立海外產業鏈,保持了高增長態勢。
顧家、永藝、敏華等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企業,都選擇了在越南投資,越南近年來經濟發展態勢比較好,在地理位置、國際貿易協議等方面利好明顯。
同時,企業也可以把視野放在全球家具產業上,波蘭、土耳其、墨西哥,都是具有極大潛力的地方。這些快速發展的國家,在地區市場、生產成本、貿易政策等方面都具有優勢。
全球化將是中國制造業的大趨勢,無論是從成本、風險,還是市場的角度來看,制定一個合理有效的全球化戰略都有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2——工業4.0
工業4.0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由德國正式推出,迅速引起世界廣泛重視。中國在2014年,與德國簽訂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就共同開發工業4.0達成若干共識。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工業4.0關鍵技術的領先者。
研究世界各國在工業4.0上的發展戰略,可以看到數字技術都是戰略核心部分。世界經濟論壇啟動了名為“燈塔”的項目,他們搜集了世界上領先的工業4.0轉型企業,分析成功經驗。
德國西門子進行了系統性的數字工廠升級,采用智慧機器人進行生產,人工智能控制流程,算法預警設備故障,成功在產品復雜性翻倍的情況下,把產能提高40%,同時不增加電力和其他資源的成本。
強生在監管嚴、迭代快的消費品行業,通過使用數字孿生技術、工業機器人和高科技溯源系統,把產量提高,產品研發時間縮短,銷售成本降低。
在中國家具行業,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了工業4.0的探索:尚品宅配把車間機器人和來自客戶、自動化物流系統的實時數據融合到一起,只增加一倍人力,便將產量增加三倍,生產率提高了40%。
喜臨門開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精益制造系統,建設了基于5G的工業物聯網。還有很多定制企業進行了多方向的建設。
屠祺認為,“人”的轉型是基礎。德勤曾采訪了全球四十家成功轉型的企業,提出他們的一個重要的共通點是把人放在工業4.0時代的中心位置。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制定轉型戰略,考慮一線工作實際需求,實現有效的人機協作;二是統一各部門思想和行動,達成轉型共識,充分發揮員工能動性;
三是緊抓專業技術人才,通過校企合作、支持研發、定期培訓等方式,形成穩定的人才輸血機制,長期保持企業的轉型優勢。
工業4.0之所以可以大幅提升企業競爭力,就在于它形成了一種新的組織模式,更好地發揮出人的價值。
新一代工業正在形成,提早布局才能抓住先發優勢,期待著中國家具行業在這一輪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引領全球家具制造業的發展。
關鍵詞3——數字經濟
屠祺分享的第三個關鍵詞是“數字經濟”。從上世紀起,信息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互聯網的出現進一步推動數字技術從信息產業外溢,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如今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開始顯現,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近年來,數字經濟通過數字產業化和數據價值化為促進消費發揮了明顯作用,這也是與家具行業息息相關的兩個方面。
首先,數據創造了增值空間。作為重要的新生產要素,數據的有效開發可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電商平臺和企業自建商城通過數據研究進行趨勢分析,指導商品開發和廣告營銷的策略,從而改善了供需匹配的問題。
其次,技術提升了消費體驗。數字產業的技術日益成熟,開始融合到實體行業,尤其是虛擬現實、視覺搜索、3D打印等有了廣泛應用。
在家具行業,酷家樂、三維家等設計軟件,就是融合虛擬技術,讓消費者更直觀地看到產品在家中的效果,加快購買決策。同時,一些新的技術前景也很廣闊,包括服務機器人、AI、自動配送等,在其他行業已經開始了嘗試,企業可以予以關注。
此外,社交顛覆了品牌渠道。隨著各大社交媒體興起,這些平臺大眾特點使其成為最有潛力的商業渠道。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社交電商創造的市場在五年內出現三位數增長。品牌影響力對廣告的依賴有所下降,內容輸出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有一些圈外的例子大家比較熟悉,例如視頻博主李子柒,她在海外平臺上創作出很多大火的美食制作視頻吸引大量粉絲,從而帶動同名產品熱銷不止。
面向未來,人們生產和生活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數字經濟也將成為企業要長期研究的課題,積極擁抱數字化,才能抓住下一個時代的機遇。
關鍵詞4——可持續發展
屠祺分享的最后一個關鍵詞是“可持續發展”。早在上世紀,人們看到了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局限性,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讓世界深刻反思現代模式的缺陷。隨著社會和自然問題愈發突出,尋求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成為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切。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2015年世界各國在聯合國大會上共同提出可持續發展倡議,制定了十七項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一直是踐行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先鋒,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并且承諾將繼續在這一方向上努力。
同時,消費者、投資者對企業的可持續效益越來越重視,在資源、就業、教育、城鎮化、能源、減貧等方面,家具行業將在社會約束、法律法規等框架下面臨更高要求。對環境有破壞、對社會有影響、對人類發展有威脅的企業將難以為繼,滿足可持續發展目標是企業未來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我國家具行業,已經有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先鋒取得了初步效益。曲美在2019年發布的《家居社會責任報告》中,系統性制定了可持續轉型戰略,從公司治理到合作伙伴,再到社會公益,都有明確指標,并通過外界反饋不斷完善可持續進程,在品牌和國際影響力方面有顯著提升。
屠祺表示,可持續發展是面向未來的全球戰略,為創造人類共同福祉提供了明確指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生存問題比以往更加緊迫和深刻,作為全球家具行業的重要貢獻者,在座的每一位企業家,都應以超越國界、打破行業的魄力,推動世界家具業系統性的變革。
編輯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