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裝要素組織方式是一個既定事實,不管這樣的組織方式是什么,甚至是不管其中描寫的家裝基本要素是否存在。
一
??我進入本行業是從家居電商開始的。一個偶爾的決定,開始了我思考行業發展的歷程。
??那是2012年底。有一陣子比較閑,沒有太多的事,于是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2013年2月前寫20篇文章,把我對家居電商發展的一些思考整理一下。于是,我就在艾瑞網開了個專欄,把我對家居電商發展的一些思考記錄下來。
??結果這一寫,就是七年。
??這七年里,前前后后應該寫了近千篇文章。開始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基本上沒有系統性。后來開始組織行業發展論壇,就結合論壇的宣傳開始寫系列文章。這些系列文章后來一多半編輯成書出版了。這些著作包括:《后電商時代來臨》、《后電商時代戰略》、《互聯網家裝發展》、《新零售變革》、《變革中的經銷商》和《整裝經營戰略》(編輯中)。另外手頭目前還至少有6本書稿在整理中。
??通過系列文章來系統闡述一個方面的問題,基本上就成了我系統思考問題的習慣。
??這之后,一般情況下,就很少再為寫文章而寫文章,而是認為一些重要的問題需要進行系統性思考時,才會通過敲鍵盤來進行思考。事實上,我寫文章的過程,也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我的許多概念和許多理論,都是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的。
??這些年來,寫文章是一回事,而創造出一些有關行業發展的思想和理論,則應該是更有價值的思考。這其中一些概念已經成為大家思考行業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單元。
??二
??這些獨特的思想和理論包括:
??1)泛家裝。這是我2014年6月在一次證券公司的策略分析會上提出來的,用以解釋我們所處行業的屬性。
??2)互聯網發展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是我在2015年5月提出來的。本來是為了詮釋什么是互聯網發展,結果發現,其中的兩個基本點 – 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運營效率,成為我分析行業發展各種問題的一個基本的思維邏輯和分析工具。
??3)家裝要素有效組織。這也是我在2015年底提出來的,用以描述我們行業的運營結構。
??4)設計主導權。這是我在2015年某個時候提出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以描述家裝材料要素的組織過程。隨著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設計主導權的概念越來越重要。但有意思的是,我卻不記得我是在哪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這個重要的概念。
??5)多品類集成。這是我在2018年5月提出來的,用以闡述家裝材料要素有效組織的方式。
??6)裝修一個家。這是我對家裝消費者基本需求的一個簡單概括,是行業發展基本出發點。
??7)家裝材料企業的“生產經營二分法”戰略。這是最近剛提出來的,用來指導家裝材料企業的多品類集成發展。
??三
??把以上這些概念串在一起,就構成了泛家裝行業發展的基本理論體系以及實踐的方法。
??這就是:緊密圍繞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有效組織家裝要素(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通過設計主導權來進行家裝材料的多品類集成),以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這個泛家裝行業發展理論體系,基本上幫助我們思考這樣三個問題:
??1)我們行業的基本屬性是什么?
??2)我們行業的運營結構應該是怎樣的?
??3)我們行業發展應該遵循怎樣的基本規律?
??在回答了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后,我們需要更多有關行業發展問題的解答:
??4)傳統行業發展存在怎樣的問題?
??5)如何認識當前行業的變革?
??6)行業未來發展應該是怎樣的?
??或許,我們更加關心后三個問題的答案。可是,如果沒有前三個問題的明確答案,我們基本上就是在盲人摸象,摸到啥就說啥,聽上去似乎有道理,可是卻經不起仔細推敲。
??比如說,談到當前行業發展趨勢時,很多專家都說是因為消費升級。可是,消費升級是不是意味著消費者需要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可是我們行業的發展趨勢卻是整裝。怎么解釋?
??然后這些專家又告訴我們說整裝只是為剛需消費者準備的。既是剛需,那怎么又會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呢?
??再比如,專家又說整裝發展是因為消費者年輕化。我們一直在說消費者年輕化的問題,從80后說到了00后。我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更加個性張揚獨立特行,基本上是“我的地盤我做主”,怎么會遇到裝修就一下子就變懶了,就變得不想有主張了呢?
??另外再看看那些依靠電視廣告做整裝的公司,他們的顧客大多是老年人。還有,我們的調查也顯示,60后選擇全包服務的比例要遠高于90后。這又怎么解釋呢?
??所以,建立一套可靠的行業發展理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須的。
??四
??泛家裝行業發展理論中最重要的,是對行業屬性的基本認識。我們常說要“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可是,我們連自己是什么行業都說不清楚,怎么來“牢記初心不忘使命”?
??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我們行業是家居行業,我們的企業是家居企業,我們的經銷商是家居經銷商,我們的產品是家居產品,我們的商場是家居商場,......
??于是,我們發展出一整套家居產品的運營模式,我又稱之為單品類經營模式。這就是:家居企業生產單品類家居產品,然后組織自己的經銷商在各地家居商場開設單品類家居品牌專賣店,經銷自己的單品類家居產品,最后還有家居服務。各地家居商場也是按品類劃分商場區域來進行銷售。
??這是由“家居”思維主導的行業運營模式。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我們只有家居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服務。所以,我又稱“家居”思維是產品思維。
??比如說,我們看到不在少數的文章談行業發展,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好幾千字,基本上看不到“家裝”或“裝修”的字樣,都在談怎么生產怎么營銷家居產品的問題。他們實際上都還在談怎么去鞏固單品類經營模式的問題。這是我們行業發展的方向嗎?
??再比如,傳統大家居戰略,最后發展成為多個單品類戰略。為什么?實際上這還是“家居”思維的作用。大家居戰略屬于新品類拓展。可是,我們并沒有圍繞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來思考應該怎么做,而是從家居產品的生產和經銷出發來實施。這樣你當然需要首先解決生產問題,然后就是經銷問題。企業原有品類的經銷商大多可能不愿意經銷新品類的產品,于是就只能重新招商。于是,新品類產品的生產和經營又回到了單品類經營模式的老路上去。
??五
??那么,應該怎樣來認識我們行業的屬性呢?
??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回答下面的填充題:
??1. 我們的消費者是消費者。答案:1)家居;2)家裝。
??2. 我們的行業是行業。答案:1)家居;2)家裝。
??你的答案是什么?
??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而我們的行業卻是家居行業呢?我們究竟應該根據什么來認識和定義我們的行業呢?
??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有一個,這就是根據我們消費者的基本需求。
??德魯克說:企業的使命是定義顧客。
??行業的使命也應該是定義顧客。所以,行業的屬性必須根據顧客的基本需求來定義。
??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他們的基本需求是“裝修一個家”。所以說,我們行業就是家裝行業。為了區別傳統的家裝行業,我在2014年首次提出了“泛家裝”的概念。
??我們行業的發展使命,就是幫助家裝消費者更好地裝修他們的家。
??(泛)家裝思維是用戶思維。它使我們時刻想到的是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
??比如說,如果從“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出發,大家居戰略就不會做成多個單品類經營,而是會做成多品類集成。而多品類集成的關鍵是集成而不是多品類。試想一下,如果從集成的目標出發來做大家居,我們又怎么會把大家居戰略做成多個單品類經營模式呢?
??在“(泛)家裝”思維下,家居產品只是家裝材料而已。所以,家裝材料的經營必須服從家裝運營的目標。如果是家居思維,那我們得到的解決方案可能只是局部的優化方案,而這個優化方案,基本上不可能是全局的優化解決方案。
??比如說,我們在家居思維下談單品類專賣店的營銷,可是單品類專賣店應該是要在行業發展中逐漸被多品類集成經營模式所取代。那單品類經營模式的優化又有什么意義呢?
??六
??既是(泛)家裝行業,那我們又應該如何來定義行業的運營結構呢?
??如果我們把整個行業看作是一家家裝公司,那行業運營就是家裝要素的有效組織。家裝要素包括設計要素、材料要素與施工要素這三大基本要素。不同的行業運營結構,則表現為家裝三大基本要素的不同組織方式。行業變革的內容,也就體現在這三大家裝基本要素組織方式的變革上。
??通過家裝要素組織方式來解釋行業的運營結構,應該是我的理論獨創。這樣,我們就能夠系統性地以及結構性地探討行業運營和發展的問題。
??思維系統性,就是指在思考運營和發展的諸多問題時,我們不會從一個片面,比如說家裝材料(家居)的運營來看問題,而是首先把握系統的家裝要素組織方式,然后再在既定的家裝要素組織方式結構中,來探索家裝材料要素的運營模式,從而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進而尋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比如說,如果我們單就家居運營來思考,我們可能很難發現單品類經營模式的嚴重弊端,而只是在發現家居運營模式中的一些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案。然而,這樣的解決方案,并不是行業發展所需要的解決方案。
??所謂結構性,是我們能夠較好地從家裝設計要素、材料要素以及施工要素這三方面的組織方式及相互關系,來認識和思考行業發展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而不是想到哪里說到哪里。并且,這樣尋找到的解決方案,也應該是結構化的,即是有關家裝三大基本要素之間關系的描述。
??家裝要素組織方式是一個既定事實,不管這樣的組織方式是什么,甚至是不管其中描寫的家裝基本要素是否存在(因為不存在也是一種組織方式)。但是,我們又應該如何來判斷家裝要素組織的有效性呢?
編輯: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