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開始,家居行業開始有了跟風的習慣,但又經常淺嘗輒止,甚至不不了了之。無論上大家居改名風波,還是全屋整裝運動,到現在的家居新零售,新玩法一波一波,關鍵是心累還得硬挺著。這跟行業的整體變得浮躁有關。
2018年以來,家居行業聽得最多的詞匯應該就是“新零售”了。比起互聯網的幾位大佬,家居行業的跟風總會晚那么一段時間。大家都在提新零售,但理解上卻有很大的差距。
一、模式探討
??1、曲美×京東模式
??就現階段看來,這算是最接近新零售的模式了。新零售中最大的關鍵詞是“數字化”,數字化的場景、數字化的產品、數字化的銷售模式等等,這些又是基于對大數據的挖掘、存儲、分析、應用、運營。
??對于新零售來說,個人認為——
??場景層面:它應該是是無人的、數字化的、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體驗式的;
??產品層面:必須是數字化的或是智能化的,它必須能夠自我銷售,把自己賣出去;
??曲美×京東模式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已經算是比較接近新零售的了。
??2、居然之家×阿里巴巴模式
??對于居然之家來說,除了阿里巴巴將盒馬鮮生引進居然之家之外,目前還沒看到對線下店面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當然目前雙十一活動來看,他們線上倒是合作得非常緊密。這也給競爭對手提了醒。暴發戶式線下圈地為王的模式要注意了,我們已經開始線上布局了。經過之前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以及其他一些賣場自己搞網上商城的失敗教訓,這一次他們學會了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自己做好自己的專業,然后跟他們強強聯手。當然,阿里也一樣記得2013年家居o2o項目腹死胎中這個仇(專業假笑)。我估計京東遲早要跟紅星美凱龍談上那么一輪才行(開個玩笑)。
??這種模式的合作,居然之家看上的是阿里強大的線上大數據和流量,當然還有盒馬鮮生的線下流量也是一個不錯的金礦。當然,金主爸爸阿里也同樣看到了居然之家線下龐大的渠道資源。當然,賣場的現金牛也是一頭讓資本見一眼就能流口水的大肥牛。但這種模式要說是新零售,倒不如說是O2O模式更實在。當然,也有可能是時間原因,還沒來的動手改造。
??3、尚品宅配c店&天貓/索菲亞智慧門店
??尚品宅配c店走的是家居超市路線。這是基于尚品宅配一直引以為傲的線上引流能力,畢竟尚品宅配上一家科技公司。同樣基于這種原因,人家才敢把店開進萬達去。很多家居公司都在問為什么尚品宅配能在商場里開店我不能?其實原因很簡單,人家看中的是萬達廣場的便利性,你盯著的卻是萬達的流量。
??索菲亞的智慧門店主要體現在其體驗軟件上——臉識別、3D場景漫游、AR投射、云貨架,科技感十足,但目前用處應該不大。
二、瘋狂新零售
??今年以來川派家居很多品牌陷入了新零售的泥沼里,把自己也搞得一頭霧水。就目前來說川派家居的新零售探討還處于新渠道的布局上。渠道為王一直上川派的核心競爭力。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城鄉信息差越來越小,消費觀念的差距越縮越短,這個優勢也在逐步失去。所以2018年以來川派家居求變的心比任何人都急切,但大部分還是拘泥于渠道上的變革。為此也出現了很多瘋狂的事。
??比如,今年3月份的時候在龍橋家具產業園里看到好風景的一個廣告牌——專業為裝修公司提供整體家居(大概意思是這樣),這是什么戰略?一看就是有人拍著腦袋想出來的。2017年,政府都在大力推精裝房,你還敢去找裝修公司合作?當然,這只是個插曲。目前主流變革大概可以分以下幾類:
??1、綁智能家居概念
??行內人士應該都清楚,今年有幾家家居品牌已經開始在從智能家居這個方向布局了。但基本上還處于最初級的智能設備上。智能家居概念炒了很多年了,像海爾這樣的大公司也早已進入。目前能普及的還是硬件層面的。軟件+智慧化+大數據+大健康層面的智能家居還沒真正得到普及。
??2、第三方軟件應用
??第三方軟件今年算是紅利年。但我并不推薦不具備推薦還不具備此條件的企業去使用第三方軟件。跟業內的幾個朋友聊天,大家都覺得第三方軟件對于條件不成熟的企業來說,最后留下的可能是一地雞毛。所謂條件成熟,個人理解為:對第三方軟件的培訓體系的建立,這個尤為重要。第三方軟件是好東西,但他們能給你做培訓,做推動的機會有限,或者說由于發展太快,他們的人才體系多少也有些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如果自己沒有成熟的培訓和推進落地團隊,這個第三方軟件可能連雞肋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雞毛。
??3、綁房地產做拎包入住
??這是一個看上去很光鮮,實際上苦只有自己知道的渠道。利潤薄,資金壓力大。畢竟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史,就是中國一部非常經典的杠桿發展史。工程渠道可以讓一個企業快速成長,也同樣潛藏著無盡的危機。可以用他來作為發展的墊腳石,但不能作為長期線上爬的樓梯。這個邊界定不好,很容易出現致命一擊。
??4、社區店概念
??社區店的概念,是為了讓品牌無限接近客戶而形成的,由樣板間做了一定升級。目前來說,比較亂,各式各樣的操作模式都有。成敗暫時不好界定。
??5、無店合伙人概念
??是對人脈關系資源的價值挖掘。但基于家居這個冷業態來說,這種模式操作起來難度很大。算是對異業聯盟做了一次細化和升級。但忽略了人的惰性,工作之外的事,可有可無,做起來也肯定沒個認真的。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模式的涌現。擠進瘋狂的背后,變革,總是好的,總比后知后覺等死強。繼往開來,川派家居一向以膽大,敢干,敢為人先著稱,相信總有人能走出一條陽光大道來。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個人認為所有的渠道只有一個,那就是——消費者。我們所有的戰略(無論上品牌還是銷售)都應該圍繞你的消費者來做。
編輯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