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飛雨別有情,風調雨順潤嬌容。民宿一展春庭日,花團錦簇斗輕盈。”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許志壯教授這樣描述2018首屆北京國際民宿產業博覽會。這一天,茶與民宿相逢在一起,以民宿產業與茶道文化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四海來賓展現中華文明的自然神韻。與會者無不驚羨于這一創意的巧妙,民宿與茶這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行業是如何巧妙地走到一起的?
北京光照人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陳列著精致的茶藝工具,有新款的有機紅茶和清香型系列、韻香型系列有機鐵觀音,以及VIP款冬蜜茶、有機鐵觀音花茶、沉香果,創新型茶粉和隱茶杯等。在這里,人們可以品嘗到光照人的各款有機好茶,茶葉的香氣芬芳四溢。在與北京光照人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客戶經理王曉慧和劉祥的對話中,記者了解到,公司此次參展也是為了宣傳福建漳州茶園農場里已經落成的兩棟大樓,目前已建設年產量可達100噸的現代化有機茶加工廠一座,附屬配套接待和培訓中心一座。社會各界人士也可到茶園去考察、體驗,住宿環境優美,交通也比較方便。
北京光照人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芳和總經理雷龍夫妻倆堅持有機理念,把昔日無人問津、雜草叢生的一片荒山,改造成了全球聞名的有機農業示范基地,把健康的有機茶送到每一個渴望健康的消費者手中,成為觀光農業的理想勝地、沉靜心靈的美好樂園,進一步促進了生態旅游的發展。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滿、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石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副司長吳曉松、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辦公室王偉主任、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副會長田萬良、北京偉士佳合展覽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偉、中國跨業聯盟研究院院長/北京茶業企業商會秘書長馬志偉、北京光照人有機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和首席運營顧問/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教授許志壯等行業領導和專家到光照人展位上參觀并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創意來源于一個“木業茶業跨業贏銷”的全新理念;而倡導這一理念,為茶與民宿牽上紅線的人,就是中國跨業聯盟研究院院長/北京茶業企業商會秘書長馬志偉。
“茶的種植、采摘、炒制工序繁瑣,過程艱辛,但是茶園最終生產的成品,只是一杯茶。”客戶經理王曉慧簡單而深刻的一番話,讓大家沉思許久。一杯茶背后濃縮著茶農的辛勤付出,更蘊藏了茶文化的精髓所在。
福建漳州光照人有機農場占地2350畝,意義重大。2003年起,十多年的耕耘中,茶園不曾使用農藥、除草劑、化肥、激素等物質,土壤更純凈,茶葉的品質更好,生態環境更天然。立足于此,光照人有機茶葉頗具亮點:
一、全產業鏈的有機認證
2007年起光照人農場通過歐盟、美國、日本和中國的有機認證。光照人茶園在開墾前是原始的天然次生林山地,遠離普通茶園和農田的污染,周圍群山環抱,峰巒綿延,每年超過200天早晚有云霧繚繞,年平均氣溫16-20℃,無霜期300天以上,茶園分布在海拔500-800米的高山上,弱酸性紅土壤,非常適宜種植高品種有機鐵觀音茶。
茶園不遠萬里從內蒙古海運全天然肥料,如羊糞、牛糞,加之使用有機茶梗、茶末和野草漚肥,與天然、優質的山泉水灌溉系統共同構成優厚的種植條件;茶園內部及四周全部采用人工除草,不使用任何除草劑,將拔下來的雜草用于漚肥后再回入茶園,同時將割下來的山草鋪于茶樹根部,使新生草芽得不到陽光而達到抑制雜草的目的,等山草腐爛后成為能被茶樹吸收的有機肥料,更能起到為茶樹保濕、防止土壤板結的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全產業鏈有機種植的良性循環,真正做到從采青到加工、包裝盒銷售的每個步驟都嚴格按標準和規范操作,每個批號都有詳細記錄,使產品具有可追溯性。
二、發明專利,有機套種
十幾年來,茶園周邊科學種植了沉香、降香黃檀、灰木蓮、紅豆杉、金絲楠木及任豆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樹種幾十種,30多萬株,景色迷人,極富觀賞性和教育性。值得一說的是套種降香黃檀、沉香等名貴樹種,這種有機套種的方式還申請了發明專利。體現了光照人注重知識產權、注重敢于創新的現代化企業家精神。
三、倡導茶生活方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對茶的重新認識,帶來了中國茶的全新機遇。倡導“茶為國飲”,讓茶在服務人類健康、弘揚民族文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飲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光照人積極順應“茶為國飲”的潮流,將倡導新生活、新價值觀聯系起來,追求“品質消費,美好生活”,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真正把飲茶作為一種全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光照人通過對茶內在精神的發掘,利用茶文化來弘揚民族文化;以茶待客,促進人文關懷;將茶的開發與新科技、新產業、新消費方式結合,樹立品牌,不斷創新,讓茶在新世紀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在新世紀,茶的價值又得到全新的發掘,“萬藥之本”的說法隨著科學發展不斷得到印證。中醫學認為,人與自然界是動態變化著的整體,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變遷,對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均可產生微妙的影響,結合茶性特征則可對人體加以調理,以使之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光照人從茶養身健體的功效出發,積極倡導人們進行茶療,引導消費者合理用茶以及相關中草藥、食物進行養生保健。
這種既保持茶的特色和作用,又深挖茶更豐富內涵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將成為有機茶葉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
四、現代農業典范和觀光農業的理想勝地
目前,茶園內約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新廠房已投入使用,更多的新產品隨之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國內外市場。附屬配套的一座接待和培訓中心,正在為社會培養有機農業方面的人才積聚經驗,提供條件。漳州光照人茶業有限公司座落于漳州市華安縣沙建鎮岱山,遠離農田和工業污染。十幾年的辛勤耕耘,把這片占地2350畝的荒山改造成了國際頂級的有機茶園。產量、質量、效益,在這片茶園中完美融合。為保護茶園生態環境,這些種茶人又在有機農場種植降香黃檀、相思紅豆樹、沉香等國家珍貴樹種30多種、30多萬株。可謂是好山好水好茶光照人,特色特強特展民宿行。這里是改善健康、凈化心靈、遠離城市喧囂的理想圣地。
一段茶宿奇緣由此開啟。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滿曾提說:“我們要實現‘樹干與樹葉的對話’,樹干就是貼近生活中地板、家具等,樹葉就是泡在杯子里面的茶。”中國林業產業要讓樹干與樹葉都走入每個人的家庭中,走入每個人的生活中。這種終端文化的結合,不僅有效優化了茶產業文化鏈,更是提升企業品牌價值的立體化道路。
文/中國林業產業編輯 黃煥儀 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