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居綜合實力100強品牌《影響中國家居的70位人物》(1949-2019)大型圖書系列選登
升華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水祥
關于升華云峰,關于莫干山的故事,關于影響中國家居行業的引領人物,讓我們從升華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水祥開始。
——編者
升華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產值30多億,員工1600多人,專賣店3000余家,銷售網絡遍布全國,甚至觸達海外,短短23年,升華云峰已經形成了從森林培育種植發展到能夠生產、經營生態板、裝飾貼面板、膠合板、細木工板、科技木、地板、集成家居(衣柜)等10多類裝飾材料、成品家具的一條龍生產加工基地。無疑,它已經擁有了和國際知名企業相媲美的雄厚實力和企業文化。
這是2018年的升華云峰,輝煌耀眼、前途無量。
但是你可能想象不到,1997年的升華云峰是什么樣的,負債數百萬元,員工200余人,占地不過50畝,設備落后,生產條件簡陋。如同每一個中國早年的鄉鎮企業一樣,它從小作坊起家,樸實無華,在當年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甚至一度成功。可惜,現實很快就擊敗了它——沒有“綠色基因”的莫干山在建材大潮里沉沉浮浮,最終黯然退場。
這是1997年11月之前的升華云峰,“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
也就在同年11月份,顧水祥臨危受命,慷慨赴任,挽狂瀾于既倒,撐大廈于斷梁,而關于升華云峰,關于莫干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綠色水土孕育“綠色”人生
德清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呢?
我們說它“人有德行,如水至清”,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它有德且純凈;我們說它“名山之勝,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它古老且富饒。德清,坐臥在天目山腳下數千年,是干將、莫邪的劍氣森森,是修篁萬竿的匝地清涼,是名士風流的人文薈萃,是詞情曲意的弦歌不輟。
正是這樣的人杰地靈,養育了顧水祥,更孕育出他骨子里流淌的“綠色”血液。而環保,是扎根在他心里開出的花,繁華數十載,從未凋謝。
顧水祥的人生,從農村的老宅開始。他在那里度過了一段艱難的少年時光,而那個年代里,命運多桀是常見的事。但面對艱辛而不妥協,是稀罕的。少年的顧水祥恰恰在艱辛的坎坷生活中,磨礪出堅毅的性格和不向命運妥協的高貴品質,憑借 “意志”成就剛強,他成為了當地少有的高中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知識改變命運”。
很快,25歲的顧水祥迎來了他生命中第一次“命運的改變”。1989年,他任職升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前身即德清縣第二生物化工廠技術廠長,這是他與升華集團結緣的開端,更是他輝煌人生的開始。而那個時候的顧水祥,可能也料想不到,他將在此去經年的時光交付給升華集團的眾多子公司:
1992年,帶頭開發“A—P3堿性蛋白酶”產品,并榮獲共青團中央、國家科委授予的1993年“全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和“國家星火三等獎”;
1993年,擔任集團公司旗下湖州三峰化工有限公司、德清縣合成化工總廠、德清泉溪條造紙廠、德清縣塑料彩印廠等單位廠長、總經理;
1997年11月,受鎮政府的委派,進入當時已經虧損502萬元的鄉鎮企業,升華云峰擔任總經理一職。
臨危受命,對顧水祥來說,是挑戰,更是機遇,他清晰地認識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而他可能就是那個橫空出世的“英雄”。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顧水祥就證明了自己,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強抓企業管理,無技術、無品牌、無市場的云峰竟然實現了扭虧為盈,在行業中站穩了腳跟,這是一個奇跡!
可是,顧水祥很快有了新的煩惱。
這種煩惱來自于他必須做出抉擇,是趁著企業“復燃”的余溫,不計代價地擴大生產規模效益呢,還是實現行業“慣性”突圍,在不犧牲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大前提下,再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呢?
1999年的大市場環境下,全國木業企業都在大批量生產普通膠合板,甲醛釋放量也是無法量化的,裝飾污染比比皆是。顧水祥心里很著急,他在想,為什么我們不能把經濟效率和環境、社會效益統一,走可持續化發展的道路呢?這種想法并不是無風起浪的,他在青山綠水中長大,對“綠色”有天然的保護欲,那是澆灌在血液里的家園式親近,更是植根于心底的使命式信仰。
顧水祥選擇后者是必然的,并且很快付諸行動。
執著精神鑄造匠人品質
可持續發展,很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更難,對無技術、無設備、無人才的云峰來說,是難上加難。如何突圍這種困境,做出不危害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板材,真是難、難、難啊!顧水祥又著急又無奈,就在這時,他無意中打聽到當時在任的浙江農林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唯一的木業加工行業院士——張齊生教授,要到浙江嘉善木業基地視察。
張齊生何人?世界著名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學專家、中國和世界竹材加工利用領域的開拓者。一個是著作等身、享譽國內外的木材領域泰斗級人物,一個是幾乎毫不起眼的鄉鎮企業領導人,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別,恐怕想見一面都是毫無門路的。
這能難倒顧水祥嗎?當然不能,他笑稱自己是“土八路”不是沒有原因的,知難而退從來不是他的性格,“野路子”照樣能干大事啊!
于是,那天一大早,浙江農林學院門口就來了一個年輕人,緊緊盯著來往的車流和人流,偶爾跺兩步,心里默念著準備好的說辭,顧水祥可能從來沒有這么緊張過,因為他心里也沒底:人家一個大教授,有什么閑工夫來管一個鄉鎮“小作坊”的生死?他無法預料結果,但是有一點,他相信自己和張教授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綠色環保才是建材行業的核心所在,他必須用這一點打動對方!
很多年以后,云峰已經是行業內知名企業了,身為董事長的顧水祥都還能記得起那一天的情形,他等了整整一個上午,才終于等到了張齊生教授,面對張教授的那一刻,顧水祥有了一種“壯士斷腕”的感覺:他今天一定要請到張齊生教授。在禮貌表達請求后,張齊生教授見他等待一上午,也為之動容,同意先到云峰短暫停留。
正是這個短暫的停留,創造了一個新生的云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1999年,顧水祥幾乎是咬著牙斥巨資成立了科研中心,并在張齊生教授的鼎力支持下,聘請各位行業內專家進行研發,起先卻并無成果,還影響了傳統板的深度開發,遭受很多批評和置疑,但他并不氣餒。
2000年,國內第一張“環保板”終于從云峰問世,就在一年之后,中國首次出臺限制甲醛含量的法令,云峰的環保戰略無意中完善了一個國家的環保法令,更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顧水祥知道,云峰從這一刻起,才真正得到了“拯救”!
其實,起初環保板的銷售不如預期,大部分領導和中層管理干部都非常不理解,認為環保板成本高,營銷困難,而傳統板卻形勢一片大好,為何非要搞環保板。顧水祥卻堅定地相信,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對裝飾污染問題必定會越來越關注,綠色環保材料必定能熱銷。事實證明,他的決策使云峰領先了一步,2001年后,綠色環保板材果然熱銷,莫干山從此一躍成為國內一線品牌。
2017年9月,張齊生教授溘然長逝,故人雖作古,但是對顧水祥來說,貴人音容猶存,宛如昨日。一個人不能永生,但可以不朽。在接手云峰的時候,顧水祥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它經營成所謂的“百年老店”,他只想順著時代潮流,盡己所能為下一位企業掌舵者鋪好路,但是如今的他,早已是云峰的靈魂導師和行業的綠色戰士了,他的匠人品質和行業貢獻是不朽的。
“品牌是踏踏實實做出來的”
當同行企業都跟風開始做環保材料時,顧水祥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說這也許跟他屬龍有關,愛新鮮的東西。
2007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投票通過一項叫ATCM的法規,就是對木質人造板中甲醛釋放的限令,這是對復合木制品甲醛釋放量最嚴格的生產標準,并適用于所有進口加利福尼亞州境內的家居,根據這個法規的規定,云峰多層貼面膠合板要達到更高環保要求。
于是,顧水祥帶領云峰開始折騰這件事。他放言,我們可以拿到中國環保標志產品認證書,也一定能拿到國際上的這張認證書。云峰的實驗室根據美國的檢測要求更新了設備,進而又對膠黏劑進行了實驗,終于找到了合適的膠黏劑,用大半年的時間,攻克了這個難關。2008年7月拿到了加州的準入證,成為國內同行中首個拿到這CARB認證的企業。
對環保的要求是無止境的,一次偶爾吃玉米的經歷,顧水祥試想著是不是可以用大米、大豆、玉米等植物生態膠來代替脲醛膠?有了這個想法,他也立刻著手去做了。2010年,顧水祥和他的研發團隊歷時4年,終于成功研發出了應用新型生物膠(玉米淀粉膠)生產無添加醛人造板的新工藝技術,成功跨越了E0級,甲醛釋放量達到了0.3mg/L以下。
顧水祥就是這樣一個認真、執著、可愛的人,他始終把消費者的口碑作為心里衡量產品品質的一桿秤,把人類的安全健康當作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2015年,市場環境開始悄悄轉變,“定制化”的家居風迎面吹來,顧水祥立刻著手調整發展戰略,明確板材、地板、衣柜三大主營業務的產業鏈必須協同作戰的策略。他心里也明白,云峰的主業務是板材、地板類半成品,涉足家居類成品產業是有風險的,但是企業的升級轉型又勢在必行,“經營企業如行舟,不進則退”。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后,顧水祥決定對家居這塊進行一個比較大的擴張,一次性投資了將近1.5億元,從原先的以半成品為主,逐步地向成品轉型,順應時代潮流,并憑借著莫干山“綠色環保”的品牌口碑,良好的品質與服務保障,終于在對手林立的家居領域“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一個品牌的創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品牌是踏踏實實做出來的。”在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上,顧水祥的這句話顯得格外遒勁蒼雄。
顧水祥常常笑說自己的一生,總有貴人相助,才走到今天這一步。雖然他自謙而低調地不談自己的能力和貢獻,只有“感恩”兩個字縈繞在他心尖,但這不就是他的可貴、可愛之處嗎?“少年子弟江湖老”,他在建材的“江湖”里年歲老去,可是,他的付出、他的品格、他的精神依然讓他“歸來仍是少年”。
來源:《中國林業產業》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