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朋友圈被一個名詞刷屏了:佛系。何為佛系?簡而言之就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但裝修選磚也能佛系嗎?家裝中,你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好不容易家裝完了,你卻告訴我瓷磚選錯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瓷磚選購決不能“佛系”。小編整理了瓷磚選購的六大誤區,具體有以下幾大方面,不知你犯了沒?
誤區一 瓷磚越光亮越好
光亮的瓷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增強室內采光的作用,令空間顯得更加通透明亮。但如果長時間生活在這種居室環境中,瓷磚的反射光會造成視覺疲勞,影響視力,因此不建議在家中鋪貼過于光亮的瓷磚。
鋪貼啞光瓷磚是最為保險的,許多人以為啞光瓷磚不好清洗,其實這是錯誤的,品質好的啞光瓷磚不但非常容易清洗,而且其細膩、樸實的光澤更能顯示出主人高雅的審美觀,令廚房間的品位更加和諧、自然。
誤區二 厚瓷磚優于薄瓷磚
針對瓷磚厚度這個問題,我國目前尚未出臺統一的強制性標準,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厚比薄好”。瓷磚不以薄厚論英雄,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吸水率、防滑性、抗壓性等指標。另外,就使用價值來講,瓷磚最大的價值還是裝飾效果,只要承載能力和防破壞能力達標就可以了,太厚的瓷磚其實并不環保。
另外,隨著瓷磚行業的發展,薄瓷磚因其節能環保、生產成本低等優勢,必將成為未來大趨勢。薄型化、輕量化大規格的陶瓷薄板,既節約了物流運輸成本,減輕建筑物的荷載,更是直接降低了物流、建筑施工的碳排放,尤其是在上墻應用時,可以極大減少建筑物負重。
誤區三 追求大規格
越來越多企業推出了大規格瓷磚,例如大板,符合人們對空間更美、更大、更少縫隙的裝飾需求,瓷磚升級尺寸達到1200(mm)、2400(mm)甚至更大,大面積的鋪貼效果簡化了家居繁瑣的裝飾,使整體空間更顯開闊、簡潔,效果更佳。
但事實上追求瓷磚大規格的想法是片面的,需要考慮鋪設空間的大小、施工難度、裝飾效果等因素,來決定瓷磚規格。選購瓷磚的尺寸一定要考慮實際家庭空間的大小,客廳的地磚選購還要考慮可視面積的大小。一般像客廳這種寬敞開闊的空間,適合選用600mm以上的地磚為宜;而廚房主、陽臺、衛浴間等濕區面積較小的空間,通常選擇600mm以下規格的地磚。
誤區四 盲目鋪腰線
腰線雖然很有個性很美觀,但腰線磚并不是在什么時候都適用。腰線是為墻面增添了一絲情趣,突出空間的層次感。但如果室內挑高不夠或者空間面積較小的情況下鋪貼腰線,則會顯得過于凌亂。
常見的就有兩種情況不適宜鋪裝腰線:一是衛生間的高度根本不夠,鋪裝了腰線將使整體空間被割分,原本就不高的衛生間顯得更加低矮;二是廚房面積小,或者是使用整體櫥柜的家庭,櫥柜高度和腰線高度都是差不多的80-90厘米,腰線剛好出現在櫥柜臺面上方不僅沒有裝飾作用還顯得凌亂。
誤區五 瓷磚款式花色混雜
購買瓷磚前,應對家裝風格做好整體規劃,根據風格選購瓷磚的花色。花色多、顏色艷麗的瓷磚并不適合所有的居住環境,如果搭配的鋪貼方案不恰當,反而會拉低空間質感。
如果瓷磚款式花色過于混雜,不管這是前衛還是民族風,都不適合一個用于日常生活起居的環境,以花紋多,顏色多為標準去采購瓷磚,最后很容易裝修出了一鍋亂燉的家居,花色多、花色漂亮并不等同于適合你的家居,反而花多眼亂造成居住的不適感。
誤區六 墻磚與地磚混用
墻磚多為釉面磚,由三部分構成,坯體、底釉層、面釉層。地磚用黏土燒制而成,規格多種。按材質可分為釉面磚、通體磚(防滑磚)、拋光磚、玻化磚等。地磚是一種地面裝飾材料,也叫地板磚。用黏土燒制而成。規格多種。質堅、耐壓耐磨,能防潮。有的經上釉處理,具有裝飾作用。
地磚墻磚吸水率不同 ,墻面磚吸水率大概10%左右,比吸水率只有1%的地面磚要高出數倍。所以地磚用在墻面不易貼牢固,墻磚用在地面會吸水太多而變得不易清潔 ,所以墻磚與地磚最好不要混用。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