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居上市企業2017年財報紛紛出爐,財報數據顯示,無論是定制家居類,還是傳統的成品家居類,普遍都有超過30%的增長速度,各項指標增幅較大。
一、由單一品類向大家居生態擴展的成品家居
此前陷入危機的皇朝家私也實現了16.7%的年增長,這得益于其推出若干利潤高的新產品,且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
敏華控股、宜華生活等上市企業尚未公布年度財報,但根據它們的季度報表,可推測全年表現不俗。
二、繼續高歌猛進的定制家居
增長速度,一直是定制家居最搶眼的“亮點”,從最高時令傳統家具咋舌的60%的年增長,到2017依然還保持著令傳統家居艷羨的30%的增速:索菲亞2017年實現營收61.62億,同比增長36.02%;歐派家居2017年度凈利預計同比增加39% ,櫥柜業績增長穩定;尚品宅配2017營收53.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2.23%,定制家居占比80.5%;好萊客2017年實現營收18.63億,增長30.02%。
定制家居上市企業在2017年依然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速,同時相互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套餐”營銷、價格戰......櫥柜、衣柜等定制單品的市場滲透率已近60%,這個數據已達西方發達國家的櫥柜、衣柜滲透率,發展空間所剩無幾;全屋定制方面,則還擁有一定的空間,這也使得資本與信息化加持的定制企業,正加速搶奪消費者心中的全屋定制家居“第一”的位置、“整裝”第一的位置,畢竟,對于品牌營銷來說,消費者習慣只記得住“第一”。
上市企業可謂各自領域的“領頭羊”,和這些表現搶眼的“領頭羊”相比,更多的中小企業在2017沒有增長,甚至是出現了負增長,利潤空間被壓縮。
不少老板感嘆,“現在強者越強”,在重新參與利益分配的洗牌時期,在各種力量瞄準“大家居”搶占平臺話語權的時期,上市企業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強,行業門檻正逐步提高,年輕的品牌除非有很強的原創實力,否則將很難進入主流的視野,獲得一席之地。
編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