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8年春節即將到來之時,回望2017年,京派家居企業大多將工廠撤離了北京城。失去工廠,未必失去大本營,這些企業的市場重心依然是北京,并以北京為總部向外擴展。在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年會上,京派家居代表企業家對于開拓市場提出了一個個精彩策略。
謀局部為全國
“由于外遷,很多企業在外地注冊公司,不再是純粹的北京企業,這些企業雖然仍以北京為主要市場,但也不得不考慮全國市場布局。”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點出了北京家居企業外遷帶來的最大改變。
考慮布局北京、出擊全國,是企業發展的必然。維朗門窗將生產基地從通州搬到了天津蘆臺鎮,總經理張偉表示:“我們距離天津市只有50公里,沒有理由不考慮天津市場。”維朗門窗將把最新推出的高端產品面向北京市場推廣,而原來成熟的產品將在天津推廣。
對于企業開始布局更大的市場,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分析稱:“在北京做制造沒有優勢,這里人力資源、物流成本高,社會環境也不允許有大規模的制造業存在,這就要求企業將制造環節盡快搬離北京,到那些產業鏈完整、交通便利的地方,留下市場、研發和營銷等部門,這樣才能夠保證速度不減,市場不丟。”
同樣得益于提前布局的榮麟家居董事長戚麟也現身說法:“誰先搬出去誰受益,很多地方都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成本低,企業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目前,榮麟家居把生產基地布局到了山東和廣東兩省,市場也拓展到了這兩個區域輻射的范圍。
變外遷為升級
企業外遷,市場覆蓋范圍增加,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規模、產能、設備甚至管理能力、渠道建設、品牌戰略都要進行全方面的升級。“目前,供給側改革以及消費升級,對企業的產品端、服務端、管理端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家居企業想發展,必須拼了。”戚麟用“拼了”二字表達了自己對企業升級的決心。
經營進口家居品牌的藍色早晨家居CEO劉萬友對此頗有感觸:“國內家居企業無論是加工能力、加工工藝,還是產品的藝術性和美學表現與國外產品都還有一定差距。企業可以借外遷的機會,在制作工藝和藝術美學表現上大膽投入,為消費者提供最美的生活方式,迎合消費升級的需要。”
外遷看似是家居企業的被動行為,若變被動為主動升級,企業未來發展可期。“外遷不可避免,企業主動提升自己的產品品質、設備性能,實現智能化、信息化的融合,在外遷洗牌過程中剩下的企業,才是適應市場的企業,企業的生命力才更大。”藍景麗家總經理李李對主動升級的企業寄予厚望。
外遷帶來的最大變化莫過于供應鏈的調整,定制企業頗受影響,龍鼎天著木門總經理韓建軍感觸很深:“龍鼎天著木門在安徽宿州的工廠投產后,物流可以及時覆蓋華中和華東地區,提升了龍鼎門業在這兩個地區的競爭力。”
“其實,家居企業外遷就是一次洗牌,它們只有兩條路可選。”趙瑞海說出了大實話,“要么干凈退出,過好日子;要么就繼續跟上發展的步伐,進行全面升級。”
化挑戰為機遇
經過2017年的洗禮,京派家居企業都有些如履薄冰的感覺,無論是拓展北京以外的市場,還是企業全面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都是將挑戰變為機遇的努力。劉晨介紹,2017年家居行業依然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實體制造業依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抓手。
對此,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表示,未來幾年中國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面實現小康、建黨100周年等多個重要時間節點,中國經濟肯定會勇往向前。同時中國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未來五年,是家居企業難得的機遇期,將出現更多的知名消費品牌,他建議,企業要改變原來的經營方式:“很多企業原來都是輕資產運營,現在需要平衡輕重資產,確保企業有增值的空間。”
同樣作為賣場負責人,集美家居董事長趙建國認為:“在不放棄主業的前提下,大賣場要多元化發展。”意風家居董事長溫世權的話也佐證了趙建國的看法:“意風90%的精力放在家居上,只掙了10%的錢,10%的業務掙了90%的錢。”
實現挑戰向機遇的轉化關鍵在于企業自己,TATA木門董事長縱瑞原說出了關鍵。“環境無法改變,企業要擁抱變化,特別是高層能夠意識到這些變化,勇于改變。”
編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