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起,全球掀起了木材漲價風暴,至今,價格走高已成定局。不少與木材行業密切相關的建材、家居等木制品企業,舉步維艱,紛紛面臨著原材料、限伐政令以及各種成本增加所帶來的多重巨大挑戰。
各種因素引起”原料荒”
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東南亞部分國家均實行了木材封關政策,嚴格控制每個港口的木材出口量。隨后,緬甸發出限伐政令,加拿大和俄羅斯遭遇嚴重的森林火災導致超過上萬噸林木一夜成為“受害者”。而且,從2015年3月17日起,我國天然保護工程實施對國有林區發出禁伐、限伐政令,中國木材行業將面臨“原料荒”境地,這也將直接影響國內木制品的板材供應量的減少。
2016年9月1日,國家《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施行,部分行業以 “超載”壓縮成本的潛規則被打破,運費單價上調33.6%左右。加上相應增加的稅金,運價至少上漲35%。而且自7月1日起,全球六大洲地區的貨柜運輸費用出現大幅度上漲,貨柜過磅不允許超重,皆由碼頭負責,意味木材的采購商需比以往付出較多的運輸成本。
隨著林木資源的緊缺,我國供需缺口逐年加大,木材供不應求赤字日益增加。據專家預測,這一缺口每年約以6000萬立方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木材的供應赤字不僅影響了木材價格的上漲,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對進口木材的剛需。各種因素,直接導致木材漲價風暴。
漲價風暴引起連鎖提價
據了解,在漲價風暴中,高檔地板如柚木的漲價幅度很可能會達到15%-20%。而且,據調查顯示,有84.75%的消費者認為,木材的漲價會引發家具、地板、木門等相關下游產品的連鎖提價;更有1/5的消費者表示,可能會因此選購其他更加高性價比的產品;而另外4/5能夠接受漲幅的消費者表示,只能接受10%以下的漲幅。
木材漲價是“雙刃劍”
木材資源的稀缺,導致全球掀起了“漲價風暴”,企業也開始重新洗牌,調整結構。然而,實木制品價格上漲,實木制品的高端化和貴族化,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定局,這種趨勢,有如雙刃劍,一方面實木制品需求量有所減少,企業不斷尋找新型木材,以及其他替代品,引起銷量變化。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業迎難而上,不斷創新和調整結構,優化供應和細分市場,通過原木置換等提高資源利用率來應對挑戰。
物以稀為貴,既然,如今木材“漲”聲已成定局。實木地板作為大自然的“搬運工”,既保留著天然舒適的質感,又穩定抗變,是眾多家居的愛寵。精明的你,何不搶在漲價風暴的風口浪尖上,趁早入手實木地板,讓沉淀千年的古老原木藝術,成為家中一道天然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