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的跨界熱潮仍然在不斷上演,每年展會都能看到一些新鮮的面孔,每年都會聽說各個行業的大佬們紛紛跨界進入定制家居。如今無論是上游的房產集團和家裝公司,還是下游的家電企業和建材商,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涉足該領域。
細數一下,目前已經跨界進軍全屋定制行業的企業真不少:
家具行業:曲美(B8定制)、皇朝、聯邦高登、紅蘋果、全友、掌上明珠、仁豪、健威、耀邦、百強、一統家居、華日
五金、不銹鋼行業:頂固、法迪奧、萬格麗(鋼泓)
陶瓷衛浴:箭牌櫥柜衣柜、科勒櫥柜、九牧櫥柜、中宇、路達集團(美睿櫥柜)、東鵬陶瓷(控股家裝E站)
家裝公司:家裝E站(美洲象),東易日盛(意得法家),橙家
軟裝軟體:富安娜美家、顧家定制、康奈登(藍喬)、慕思(艾婭)
地板行業:圣象大家居、北美楓情木家居、德爾(百得勝)、大自然柯拉尼、世友
板材行業:兔寶寶、莫干山、千年舟、大王椰(布蘭莎),韓氏(德魯尼)、福慶(全度)、三千方(豪鉑特)
家電行業:方太柏廚、德意麗博全屋定制、海爾櫥柜衣柜、華帝櫥柜衣柜、康寶耐惠、好太太、金帝、森哥
軟件行業:圓方軟件(尚品宅配、維意)
木門跨界整木:夢天、TATA、華鶴、歐派木門、楷模木門
門板配套:廣州志華、寧波科樂芙(美羅堡)、上海靠達(卡羅莎)
家具設備:星輝數控(宜和宜美)
櫥柜行業:歐派、皮阿諾、金牌(桔家)、志邦(法蘭菲)
地產行業:碧桂園(現代筑美家居)
相關產業:北美楓情全屋定制、冠達星(東西之間全屋定制)、王斌相框、聯塑集團領尚家居、新標全屋定制、水性科天全屋定制等。
定制家居真的是風口?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7-2021年中國定制家具行業深度調研報告》統計,定制櫥柜的目前滲透率為60%左右,市場容量接近1000億,定制衣柜的滲透率為30%左右,市場容量為500億,其他定制家具滲透率10%左右,市場容量150億,所以整個定制家居領域的市場容量大概在1650億左右。但是相比國外60%-70%的占有率,按照我國定制家具綜合占比5%的增長速率,2020年定制家居市場有望突破3000億,并且基本上達到了飽和狀態。
但是以目前的發展態勢, 60%以上(廣州建博會調查數據)的企業都已經進入該領域,也就是說該進來的企業都已經入局,并且已經進入跑馬圈地的白熱化階段。
由此,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理論,當前定制家居的產能布局以及市場劃分可能已經超出了3000億的飽和值,由于在建或者籌建項目(如今所有上市企業的融資大部分都用于產能擴充,剛進入的企業也是大刀闊斧地布局)、交付能力不足、信息化程度不完善等因素,導致了市場還有很大空間的假象,所以行業的泡沫越來越大,直到進入生命周期的峰值(成熟期)。
往往到達峰值階段之后,行業才會意識到定制家居領域市場供大于求的事實,隨之而來的便是泡沫破裂、行業洗牌。另外隨著精裝房的普及和品牌影響力的發展,小企聯合、巨頭爭霸也在所難免。
定制家居上半場的排位爭奪賽已經結束,一線品牌位置穩固,可以說已經遙遙領先,據業內人士稱,2016年,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等品牌的增長部分,已經達到二線、三線品牌年度營收的總和。
強者恒強,一線品牌仍在以年均30%--40%以上的速度快速擴張。引得跨界品牌爭相進入。
為什么他們紛紛跨界進入全屋定制?
為什么他們紛紛跨界進入全屋定制?大致基于以下四點:
整合自身資源,多元經營
這些跨界大佬們往往擁有成熟的品牌、渠道資源及高素質的經營人才,將自身資源挖掘,進行深度整合,在風口上可以得到更多。
家裝一體化,搶占入口
精裝修及家裝一體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定制家居擁有最好最成熟的入口,搶占全屋定制實際上是在搶占未來的大家居入口。
單品類坪效低,做大單值
如櫥柜、木門企業跨界全屋定制,櫥柜單值偏低,均單值僅1萬元,木門則更低,而全屋單值則有3-5萬,甚至更高,當市場上客源在減少,如何在有限的客源中挖掘更多的客單值,成為跨界的理由。
資本市場熱寵,誘惑力強
2017年短短半年時間,已經先后有6家主板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表現搶眼,備受熱寵,一度成為家居建材行業炒作熱點。只需投入少量的資金追上風口,就能夠在資本市場獲得豐厚的收益。
全屋定制熱火朝天,卻難有實效的原因為何?
然而,全屋定制雖然熱火朝天,但是經營好的跨界品牌屈指可數。大部分跨界品牌大手筆投入定制家居,經過2-3年的摸索,仍然“找不著北”。
論品牌,影響力大,均是本行業中的佼佼者,如美的、海爾、大自然等;論投入,毫不含糊,均以億元進入該項目,聯塑集團2011年上馬該項目,迄今投入已經達到4億元左右(內部人士);論人才,更是在行業內高薪搶奪人才,一時間好不熱鬧。經營不好的根本原因還是對定制家居不難充分理解,不尊重發展規律,以自我成功經驗來對待,必定一無所獲。
主要原因在于:
后臺決定前臺,生產決定銷售
在定制家居行業,后臺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前端能否發力,往往不是營銷大手筆投入廣告可以決定的,而是你的后臺是否可以支持你發力。
低準入門檻,高技術壁壘企業
表面上看,投入一個工廠或者一個店只要幾十萬,或者100來萬,但實際上定制家居的高技術壁壘是大部分跨界企業沒有注意到的,這種技術壁壘體現在,人才壁壘、工藝技術壁壘,供應鏈等。
定制家居是服務型、平臺型企業
大部分跨界企業將定制家居理解為生產型企業,殊不知訂單接單,量尺,報價,下單,物流,安裝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將影響客戶的滿意度,定制家居本質上是服務型企業,是一個多個工種、配件組合而成的平臺型企業。
一次安裝合格率
諸多了解行業特點的企業,內部推行“一次安裝合格率90%”以上,那么這個終端具備一定發力的基礎,產品好不好,是不是大牌,最終是用戶看到一次性安裝就合格的產品,他才會真正的說好。這是定制家居與其他行業的本質區別,也是諸多跨界進入全屋定制失敗的原因。
今天再來進入全屋定制的跨界企業們,如果仍然按傳統套路來出牌,你一定沒有機會,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創新思維模式、差異化產品、重塑商業模式才是跨界品牌操作全屋定制成功之道。
編輯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