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6年重要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直指我國經濟現狀,然而,家居建材行業發展步調與我國經濟發展狀態也基本吻合。2016作為我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家居建材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那么在大資本時代下的2017年,衣柜行業將形成怎樣的新格局?
供給側改革給家居建材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6年重要經濟工作時強調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并強調加強供給側改革力度,這給家居建材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住房改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農民工進城住房等利好消息,再加上每年有一千四百萬的結婚族等剛性需求,2017年的家居建材行業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下刺激消費投資,讓房地產投資繼續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家居建材在后續基建投資等相關產業方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業內人士表示。眼下,房地產已進入白銀時代,在新的房地產市場格局下,剛需是拉動家居建材行業的最主要的因素。業內人士稱,城鎮化建設、二胎政策全面放開的背后不是簡單的人口增長刺激政策,更多是新人口規模擴大、新消費需求培育的過程。在剛需時代,裝修業將成為2017年主要的消費市場。
國家戰略為衣柜企業轉型帶來突破口
受國內外形勢影響,我國經濟結構正從依靠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逐漸變為主要依靠消費拉動。消費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的主旋律,是機遇,更是挑戰,此時,國際視野對于家居建材企業來說尤為重要。“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即“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這必將對我國經濟及政治生態產生重大影響,也為我國建材家居行業帶來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
據了解,“一帶一路”地區大約覆蓋了65個國家,46億人口,占世界64%,經濟總量(GDP)約21萬億美元,占全球30%。“這將給家居建材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深耕國內市場,走出國門,企業如果利用好‘一帶一路’的機會,將助力消化過剩的產能,也會成為自身轉型發展的突破口。”胡中信稱。“機遇面前,善于思考,及時抓住,才有可能突破當前混戰的形勢,否則機遇就變成挑戰、壓力,加劇優勝劣汰的風險。”
行業洗牌勢在必行 衣柜企業需積極轉變市場結構
當前,我國已有衣柜、門窗、地板、家居飾品等產業鏈條,基本形成了建筑裝飾硬裝和軟裝產品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但在經濟“新常態”下,家居建材粗放式發展模式的弊端已經顯現:從“爆發期”的高利潤時代進入產能過剩、中低利潤時代。行業下行倒逼企業重新審視面臨的新形勢,剛剛過去的2016年是家居建材行業的洗牌加劇,互聯網戰略布局、大家居戰略、跨界、兼并、延伸、品牌整合等一片迷局,亦“新”亦“變”。資源整合、全面洗牌已勢在必行。
中國家具協會會長朱長嶺日前表示,“品牌企業總體上還是增長的,但增長幅度有所放緩。一些小企業或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在應對市場風險上缺乏能力,甚至已經退出市場。”有受訪分析人士認為,洗牌讓部分業內人士一度對家居建材行業唱衰,但事實上過于消極,部分企業的洗牌表明市場結構需要積極轉變,而非整個市場的需求終結,衣柜企業積極轉變市場結構是關鍵。
2016年是家居建材行業求存“混戰”的一年,期間,以大“吃”小、強勝弱退已成暗流涌進之勢,都在摸索中求生存。隨著機遇意識的覺醒以及定位的逐漸清晰,2017年的家居建材的市場角逐會日益加劇,未來家居建材行業中部分民企會不斷脫穎而出。面對眾多政策機遇,衣柜企業要抓住機會,放開格局,冷靜思考找適合自己的路子打破瓶頸。
編輯: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