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么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無論做人,還是做事,亦如此。正所謂“格局決定命運,胸懷決定未來”。
2016年,是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成立三十周年,也是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古語有云“三十而立”,作為左右家私創始人,同時也是深圳家協現任會長,黃華坤見證了“深圳家具”三十年的發展,也成為了中國家具行業領袖,可謂是深圳家具行業三十年的先鋒人物典范。
值此“雙三十”周年之際,深圳家具傳媒攜手南方都市報對這位行業功勛領袖進行專訪,探究深圳家具行業領軍企業的發展智慧,聆聽中國家具行業領袖人物的成功哲學,發現“深圳家具”產業的轉型之道。
黃華坤
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會長
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董事長
堅持與時俱進,擁抱改革
深圳家具行業三十年,由星火燎燃到滿天星月,再到閃耀蒼穹,行業的發展經歷了高速增長到創新蛻變,直至如今的降速轉型,對于有著三十年歷史的企業而言,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要做到引領更非一鳴驚人。面對挑戰的壓力與轉型的機遇,只有與時俱進,積極擁抱變化,才能贏得未來。
左右家私無疑在行業轉型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路徑,那就是業界廣泛贊譽的以幸福文化為基礎的創新型品牌與營銷戰略,逼格推動左右家私由傳統的沙發制造企業向客廳文化締造者的高端服務型企業轉變。
你我終將老去,但品牌可以永生。對于家具企業轉型方向之一的品牌化,很多企業又愛又恨,而黃華坤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企業的品牌如同一座橋的護欄,雖然你不一定去扶它,但當你通過有護欄的橋時一定不會感到害怕。”品牌,是企業發展的保障,是企業市場競爭的信心,它是一種符號、標志,是家具企業面對未來最有力的無形資產。
2013年以來,左右家私以“幸福文化”為核心,創新情感營銷、公益營銷、事件營銷等營銷模式,除了有感于家具領軍企業的行業責任及社會責任之外,更多的是對中國家具產業變革的一種探索。以品牌升級為目標,以文化創意為手段,推動家具產業由傳統低端制造業向文創高端制造業轉型,不斷提高產品及品牌附加值,從而實現振興民族品牌,助推民族品牌向國家品牌、國際品牌升級的宏愿。不管是亮相博鰲亞洲論壇,還是登陸米蘭設計周,左右家私以實際行動擁抱未來。
發揚工匠精神,振興制造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匠精神,回歸制造,專注品質,也成為目前中國家具行業轉型的一大趨勢。
左右家私適時提出“新工匠精神”,黃華坤認為,新工匠精神就是對品質的專注,追求完美,對質量的重視,苛求細節,不管是皮革、紡織面料的原輔材料的選擇及品質監控,還是工藝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升級,左右家私精益求精。去年,左右家私更成為全國唯一四家“中國綠色家具優品”獲證企業之一,卓越品質始終如一。
10月10日,“深圳標準”(家具類)之一的深圳經濟特區技術規范《家具成品及原輔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已通過深圳市人民政府審查批準實施,作為首個家具產業的地方性法規限定的技術強制性標準,該標準的實施勢必對中國家具產業產生重要影響。
黃華坤表示,這對于家具行業而言無疑是“極大福音”。國家之所以提出“供給側改革”,大力推動制造業轉型,也是源于中國制造在供給端的低端化,市場普遍缺乏好的產品。“深圳標準”(家具類)的實施,為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希望,讓“深圳家具”為中國家具產業樹立標桿,引領中國制造轉型,提高中國制造整體水平,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標。
立足區位優勢,提升格局
深圳家具的輝煌離不開深圳家協的引領,深圳家協作為中國家具產業鏈核心組織,也是中國工業領域最大的行業協會,是全國其他家具協會爭相效仿學習的榜樣。作為深圳家協現任會長,黃華坤認為,深圳家協的成功模式只可借鑒和學習,并不能模仿和復制。
深圳家協率先啟動“中國綠色家具優品”,起草實施“深圳標準”,擁有國際知名的深圳國際家具展,走“設計、創新”的發展道路……全國其他區域的家具行業是否也要如出一轍?還是立足各自區位優勢,明確行業發展方向,創新差異化轉型道路?
如全國有的區域實木資源豐富,能否打造成為實木家具王國;有的區域專注出口,能否引領歐美家具潮流;有的區域專注板式家具制造,能否打造現代化家具制造基地;有的地方是木工機械產區,能否成為中國家具原輔材料及木工機械核心產業鏈……發展道路多元。黃華坤強調,中國家具產業各區域應找準自己的區域定位,以此為突破方向,揚長避短,不斷完善和優化區域發展機制,才能在未來的中國家具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家具產業的轉型已迫在眉睫,三十而立的中國家具正在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作為企業,是著眼于市場的眼前,還是放眼于產業的未來?作為行業,是著眼于區域的競爭,還是放眼于國家的發展?胸懷與格局決定變革中的未來。也唯有如此,中國制造方能華麗蛻變,向更高端的現代制造邁進。
編輯: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