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一書提出了很多新興互聯網的特征,其中有一點與目前營銷勢態尤為相似,那就是信息的流動性和可復制性的加強,催生了營銷中的免費手段。在到處充斥著復制和免費的大環境下,企業將來還靠什么賺錢呢?那么我們在互聯網思維的主導下,怎樣改進傳統營銷方式才能讓我們在市場中贏得自己品牌的一席之地呢?
1、即時性——比別人先走一步
在營銷中,若能做到走到別人前頭,在時間上獲得的優勢,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就比別人贏得了更多的機會。
比如現在的電影業,每到新電影上映普羅大眾總是上電影院一睹為快,爭先為電影票房做出貢獻。原本,這些電影撤下來一段時間后都可以在網絡上免費觀看的,可當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影評和周圍朋友同事都在說老炮兒、星球大戰、和唐人街探案的時候,于是掏錢上電影院觀看,然后你和周圍的人便有了共同的話題。
2、個性化——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或服務
未來值錢的不是東西的本身,而是這個東西的不可替代性。就像收入5k與收入20k的人相比,值錢的不是勞動量而是勞動的不可替代性。而個性化,正是使一個產品或者服務擁有不可替代性的關鍵。
自從2013年馮小剛的電影《私人訂制》上映后,“私人訂制”一詞就成為了年度熱詞之一,一直到現在私人訂制仍是營銷人偏愛玩的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概念之一。新希望乳業腦洞大開,通過“互聯網+”大膽嘗試新的營銷方式,將品牌通過網絡投票做的“味蕾游記”與熱劇《泡芙小姐》深度合作,推出了由粉絲投票設計的產品。在推廣這塊,新希望乳業與課程格子、陌陌、螞蜂窩等有格調的App合作,由此形成了一個不同興趣族群用戶的“生活圈”。新希望乳業打破了傳統企業保守的營銷方式,為粉絲打造了“味蕾游記”與“生活圈”,這一系列大膽的探索正是值得傳統企業借鑒的互聯網營銷思維。像類似的還有小米手機的雷軍,現在堅果電商第一品牌的三只松鼠……
3、獲取權——方便比免費更重要
隨著手機端的發展,微博和微信營銷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營銷資源和推廣渠道。對于企業來說,微博是免費的,但是微博的刷新速度又是分秒之間的事,如果在微博上面直接發布廣告很快就會被淹沒了;而企業微信服務號雖然是付費,但微信營銷信息的便利性在手機逐步的智能化過程中,越來越有優勢。而對于用戶來說,微信端獲取信息也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給企業和用戶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4、實體化——場景化,更能感受真實性
比起網絡免費下載音樂,演唱會雖然是付費的,但是那種臨場感和現場氛圍是免費下載的音樂比不了的。尤其是追星族和歌迷們,他們只有在現場才能真正的激動和感動。正如有些購物狂,更喜歡到實體店里試穿再買衣服,而不喜歡沒有氛圍和真實感的網購是一樣的道理。
編輯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