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也稱華盛頓公約)的締約國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第十七屆締約方大會。此次會議上,締約國代表討論并通過了多項與紅木產業相關的內容。
締約方大會對我國紅木進口材料提出意見,并將國標《紅木》(GB/T18107-2000)中的一部分原材料納入了國際管制范圍。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CITES決議尚未進入執行層面,國內紅木材料市場平穩。紅木企業已經開始多種舉措來應對進口市場變化,或囤積材料,或開發新品,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18種紅木材料列入國際二級瀕危保護
隨著國內紅木產業的發展,中國的紅木木材進口已經在國際上產生較大影響。由于國內紅木資源比較稀缺,紅木材料基本依靠進口。在今年9月份召開的CITES第17屆締約國大會上,有文件顯示,以中國為主的紅木材料貿易數量不斷攀升,進口量從2000年的14.45萬立方米,到2014年已經超過200萬立方米。經過2015年的短暫減速后,又在2016年逆勢上升。在進口的紅木產品中,原木占了約80%。根據中國紅木委2016年初發布的《2015-2016年中國紅木行業發展報告》,2015年我國有紅木制品生產與銷售企業近17000家,年產值達1000億元。中國的傳統紅木進口市場在印度和東南亞一帶,隨著貿易擴大,進口已經日趨多樣化,非洲和南美洲逐漸成了重要的紅木材料來源地。2000年以后,已經有88個國家與中國有紅木貿易。
在此次會議的決議中,多個關于紅木樹種貿易限制的決議獲得通過,涉及到國內紅木市場多個常用樹種。根據統計,目前在紅木國標中的33種紅木中,包括市場用量最大的刺猬紫檀和16種黃檀屬樹種,以及已被列入瀕危附錄二的檀香紫檀,已共有18種紅木木材被列入國際二級(或者更高一級)瀕危保護,其中包括目前市場上大量使用的奧氏黃檀(白酸枝)、巴里黃檀(花枝)、微凹黃檀、闊葉黃檀等。業界判斷,這將對國內紅木材料貿易產生限制,進而影響紅木家具行業如何發展。目前,會議決議還未進行政策執行層面,紅木市場已經采取多種舉措進行應對。
紅木市場開始走高
在會議結束后,雖然決議還未正式公布和執行,國內紅木材料市場已經“聞風而動”。某紅木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10月份在上海福人木材市場進行采購時發現,市場上的緬甸花梨木、緬甸白酸枝以及老撾花枝木被全部搶空,價格在10多天的時間內暴漲了40%。各個企業都在積極“囤貨”,有的搶購了幾百噸甚至上千噸,應對貿易限制后材料價格可能上漲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雖然企業積極“備戰”,但是目前國內紅木材料市場比較平穩,在貨源充足的情況下價格穩步增長。上海福人木材市場信息部經理鐵闖告訴記者:“目前從市場商家的情況來看,木材商進貨還未受到政策限制,進貨量、出貨量比較平穩。但是材料價格在明顯走高,黃檀屬的一些樹種,例如奧氏黃檀、巴里黃檀以及巴西花梨價格上升幅度超過10%,商家也在反映拿貨成本明顯增加。預計貿易 禁令 實施后還會有一定影響?!?/span>
記者了解到,紅木家具市場在10月之后出現回暖跡象。根據中國紅木委發布的10月份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顯示,10月份數值為95.0,同比上升5.9,環比回升2.5%。究其原因,紅木原材料交易價格繼續松動回升,進而推升行業經理人信心指數,拉高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的走勢。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10月之后,紅木家具市場感覺明顯回暖,銷售情況開始變好。這與整體經濟環境、上游房產市場、紅木企業營銷政策等因素都有直接關系,也可以看到,紅木企業也在產品上探索,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行業趨勢
紅木行業的“去紅木化”
近兩年,隨著材料貿易的日益縮緊、紅木消費人群的改變,紅木家具市場消費趨勢也在發生變化。企業也在產品、品牌上不斷調整,迎合市場需求。
年輕消費群體興起
紅木家居的主流消費群體往往是50、60以及70后人群,而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年輕的設計師進入行業,紅木家具的消費理念也在改變。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80后的設計師對傳統紅木家具并不感興趣,他們對于材質也沒有過多的要求,看重的是紅木家具傳達的古典韻味。而且紅木家具整套出售的方式也不流行了,紅木家具單品更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受此影響,紅木家具的材質和設計也在發生變化。除了使用材料的廣泛化,款式、設計感成為衡量紅木家具的新標準,也成為企業革新的突破口。
新中式紅木家居
傳統紅木家具還是沿襲明清宮廷家具的式樣,但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紅木材料為基礎,在式樣上進行創新,并推出新的品牌。例如宣明典居推出的“平仄”、太興紅木推出的“紅古軒”、名佳紅木推出的“悠季”等,都是以紅木材料為主,在樣式上進行革新和重新設計,例如與皮革、布藝結合,摒棄復雜的雕刻等,創造出新中式家具。
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表示:“今年很多紅木企業都在改革和自我革新,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支持企業繼續壯大發展。整個行業都在探索創新之路,尋找新的突破口?!?/span>
不再只追求“黃紫紅”
“黃紫紅”指的是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這三種木材均為明清宮廷家具的主要用材,是國標內33種紅木材料中最知名三種材質,也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三種紅木材料。現在,這三種材料的價值一路上漲,在大多數企業的產品階梯中,已經成為“收藏級”材料。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仍有企業使用紫檀、大紅酸枝制作家具,但大多為“定制生產”,即不再大批量生產,而是根據需求生產。元亨利董事長楊波表示:“以大紅酸枝為例,已經基本到了絕對不能砍伐的境地了,現在原產地出來的材料也是過去囤積的庫存,已經非常珍貴了?!逼髽I對于這三種材料相當珍惜,有的企業專門囤積這三種材料,不再拿出來生產。
受此影響,紅木市場的材料也呈現“多元化”。除了來自東南亞的木材,優質的硬木陸續進入紅木市場,成為“攪局者”。不少傳統紅木企業也開始使用,面對特定需求消費者開發相應產品。
編輯:201602